高考的巨大作用背后,彰显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诚然,当今社会改变命运的路径更为多元多样,不唯高考一途,但“知识改变命运”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并且是最稳定、最持久的“主旋律”。未来的世界必会更需要拼创新、拼知识,各行各业也必将与知识联系得愈发紧密。当更多人都信奉知识的价值,我们社会的发展才会获得更坚实的保障与更强大的动力。
又到一年“高考季”,千千万万学子走进考场,拿起纸笔为梦想而战。今年时值恢复高考40周年,古语说“四十不惑”,站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回首来时路,更能明白高考之于个人、之于整个中国的重要意义。
40年前,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决定立即恢复停止了10年之久的高考,“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当570万考生从农田、从工厂、从营房、从牧区,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涌进准备得稍显仓促的考场,他们与整个中国的命运都迎来了转折——这场考试,在全社会重新确立了知识与人才的地位,搭建起一条普遍的向上流动的渠道。正如1978年河南文科状元、作家刘震云所言,如果不是高考,他可能还在搬砖。个人的故事只是时代的缩影,无数学子通过高考实现自我提升,通过知识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砥砺奋进清晰而紧密地联系起来。高考的巨大作用背后,彰显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40年光阴荏苒,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变化,高考也几经改革,不断探索着更加公平科学的选才机制。有一句标语广为流传:“高考是人生中最后一次不看脸的战斗”,话虽有些极端,却反映出人们对高考公平性的确认。这场考试无关贫富、不分阶层,保持着最普遍的参与度,坚持以知识掌握为考核标准,守护着教育公平的底线,守护着“知识就是力量”的箴言。但需要看到,这些年,面对高校大学生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新“知识无用论”时有浮现;随着公众对阶层固化的日显焦虑,新“出身决定论”再度出场。更有不少人搬出炒房、拼爹、当网红等所谓“终南捷径”,并将之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照,凸显着十年寒窗苦读的“不合时宜”。此情此境之下,“知识改变命运”还适用么?
诚然,当今社会改变命运的路径更为多元多样,不唯高考一途,但“知识改变命运”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并且是最稳定、最持久的“主旋律”。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纵有不少,那些快速成名的途径纵然可能,但现实中,通过读书获取知识、成就自我、报效社会仍是最普遍的大多数,这才是支撑中国社会发展最广阔、最深厚的力量。相较于某些短期投机行为的高风险与速朽,知识的保质期足够长久,影响力足够深远。掌握了知识,就像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武装起来,应对人生的各项挑战、各种境遇。
越是喧哗浮躁、多元纷繁,越需要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顽强信念。如果任由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不良风气席卷社会,如果公众把精力都投入到短期投机上,那必然会挤占为实现长期目标努力奋斗的空间,消解十年苦读积累知识的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批仁人志士坚持知识报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天空中。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各国都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未来的世界必然会更需要拼创新、拼知识,各行各业也必然会与知识联系得愈发紧密。当更多人都坚信知识的力量,我们社会的发展才会获得更坚实的保障与更强大的动力。
去年5月,中国湖南的农村娃何江,以毕业生代表的身份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作演讲,他分享对知识的体悟时说,“知识能够帮助和改变千千万万的村庄。”“知识改变命运”的作用是终身的,高考是一场对知识的大检验,却不能成为知识积累的终点。期待面临高考的孩子,积极学习各项知识,勇敢迎接检验;也期待经历高考后的人们,能够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为每一个可能到来的机会作好准备,将自己锻炼成紧跟时代的、茁壮成长的有用之材。(胡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