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中国的脚步不会停留。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用自备的菜篮子或布袋买菜购物,因为一个塑料袋需要600年才能降解”“煮饭前浸泡30分钟,可省电30%”……6月5日,第四十六个世界环境日如约而至,人们纷纷在微博、微信上发出“绿色提示”,为自然呐喊,为环保加油。
在诸多声音中,一位网友的发言,给我们以别样的警示:“别到了这一天才惊觉自己该为环保出份力,而应把绿色的理念刻在心里,因为,每天都是环境日。”这一声提醒,道出了设立世界环境日的意义。让绿色成为生活态度,让环保成为发展自觉,这是我们铭记每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应有的追求。
说起环保,谈到绿色,人人赞同;一到行动,有些人却避而远之。刚刚过去的5月26日至6月1日,是环保部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第七周。据统计,这一周里,23个督查组共检查了2459家企业和单位,发现1954家企业存在各类环境问题。而一年多来进行的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已初步立案处罚污染企业和单位15586家,罚款7.75亿元,立案侦查1154件,行政和刑事拘留1075人,问责10426人,约谈12386人。强有力的环保风暴,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坚强决心,也映照出一些地方和企业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尴尬。
从污染向绿色的转型,不仅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更意味着刀刃向内,与过去的行为习惯、发展模式作斗争,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尤其是整治污染企业,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不仅可能影响短期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砸了老百姓的饭碗”。对于还处在发展爬坡期的中国来说,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之间较强的张力客观存在。这不仅考验人们的观念与决心,更考验我们实现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智慧。
事实上,在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少地方已经先行一步,初见成效。在广东惠州,由于注重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该市在过去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的前提下,森林覆盖率由59.6%提高到62.3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01平方米提高到17.75平方米。在浙江杭州,得益于“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老工业区实现“绿色蝶变”,杭州成为全国仅有的几个“无燃煤火电厂、无钢铁生产基地、无黄标车”城市之一。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近年来建成国内一流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不断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在海外能源合作中始终坚持健康、安全、环保承诺,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获得30余项环保奖项……事实雄辩地证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发展与保护能够双赢。
很多人还记得,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时,自己最担心的是承担过重的减排任务,影响了物质生活的改善。短短8年过去,当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时,无数中国普通百姓发自内心地赞同外交部“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采取切实政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表态。他们从雾霾笼罩、河流污染的现实中真切地感受到,必须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真知才能真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在绿色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中国的脚步不会停留。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