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新闻舆论工作要为党立命、为民立言、为已立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意义、职责使命、方针原则、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论述思想丰富、意义深远,对当前和今后开展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切实做好为党立命、为民立言、为已立身这篇大文章,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开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一、为党立命,坚定新闻舆论工作方向

  要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广大新闻工作者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政治定力,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要坚持党性原则为上。“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要将之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半点偏移。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多说有党性的话,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始终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让新闻舆论成为党的事业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要坚持舆论导向为魂。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灵魂会失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必须始终挺起精神脊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切媒体、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报到什么程度,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态度都要准确把握、拿捏到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以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为己任,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针,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把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落到实处,把真实性当成新闻的生命,传播客观事实,引导主流价值,自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有一种积极的主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没有团结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不以正面宣传为主,新闻舆论工作就很难去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应当看到,我国社会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真实反映我们社会的原貌,体现社会积极向上的本质。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环境和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也前所未有,必须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跨越发展全面小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浩荡洪流中来。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通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提高社会公信,增强公众认知,保证正面宣传的质量效果,更好地改进工作、推动发展。

  二、为民立言,坚持新闻舆论作品温度。

  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这个根本问题。只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新闻舆论工作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不负党的嘱托、人民的期望。要全面传播党的声音。好的舆论可以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不好的舆论则会撕裂社会、搞乱人心、破坏发展。新闻舆论工作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总有一些人要与我们争夺舆论阵地,总有一些人千方百计抹黑党的宣传。舆论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觊觎。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关注舆论安全,越要加强舆论阵地建设,越要全面宣传党的声音。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前进。

  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为指引,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紧扣时代脉搏,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发声,做好全面传播、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引领思潮的工作,努力为时代文明添砖加瓦,为改革发展助力喝彩,让时代前进的方向永远清晰,唱响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最强音。传播正能量,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接地气的人物和事件是现实层面的回应与反馈,及时宣传推广蕴藏在群众中的火热实践和生动典型,能够很好地提升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感染力、推动力,形成推进社会发展和广泛共识的文化软实力。要面向基层、深入一线,深度挖掘各行各业最真实、最典型的新鲜人、鲜活事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让人们觉得可信、可学、可赶,不断吸引、增强围观力量,引领人们陶冶自我情操、鼓舞信心斗志,不断在同人民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引领人们朝着党的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要全面反映群众意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意是最好的支持。媒体竞争说到底是传播内容的竞争,更是赢得民心、争取民意的竞争。要把“群众想说的、想看的”与“我们要传播的”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群众的心声有表达的渠道,群众的情绪有释放的平台,群众的疑虑有化解的地方,群众的风貌有展示的载体,最大限度去团结凝聚群众,为党的事业汇集智慧力量。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讲,群众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要养成优良作风,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自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当中,把沉下心、俯下身、察实情、说实话当成共同的职业遵循和操守,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传递群众意愿,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准确把握社会脉搏的律动中争取群众、赢得群众,不断坚实党的执政根基,使党的事业无往而不胜。要全力宣传正面典型。

  三、为已立身,坚实新闻舆论事业基础

  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是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才保证和坚实支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历练人才,强大队伍力量。“打铁还须自身硬。”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记录者、观察者,也是思考者、建设者;新闻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作风建设不仅影响新闻业态、舆论生态,更关系着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动向。要深入研究“新闻舆论工作”这一新提法所反映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当好新闻舆论工作发展改革的智库,提升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注意发现和培养既精通业务又精通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要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工作力度,培养造就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有名记者、百姓编辑。

  加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要鼓励引导他们带头实践社会公德,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为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发展奠定长久之基。要推动融合,壮大主流舆论。“攥紧拳头打出去更有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应对全球传媒格局变化、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更新观念,树立一体化理念,不断增强融合思维、产品意识、用户意识,逐步建立一体化的组织结构、采编流程、传播体系、管理体制,实现主流媒体的结构化覆盖,在集群协同作战中提高传播的质量层次。要明确思路,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按设定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有序实施,做到统筹部署、同推共进。要找准重点,建立健全媒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库,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数字化平台、经营模式、技术研发等方面规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在增强核心竞争中带动全面发展。要注重扶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坚实支持。

  加速新媒体传播效能创新。“渐进是创新的最大敌人。”随着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舆论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改变,创新是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的关键所在。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力度,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真正做到受众在哪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触角就伸向哪里,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以顺应新闻规律的方法、贴近受众心理的话语、适应分众传播的渠道、切中现实热点的议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扩大覆盖影响,积极解好主流新闻媒体所面对的时代课题。和亚宁

上一篇:深度融合党媒更需展示自身独特优势
下一篇:[新华时评]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