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光明论坛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作者:石玲(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文艺界是思想活跃的地方,也是创造力充沛的地方,济济多士,英才辈出。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句话出自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大意是说要想成就异乎寻常的丰功伟业,必须依靠非同寻常的人。

  汉武帝刘彻发布这封诏书是在西汉的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当此之时,为了强化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管理,汉武帝下令将京畿以外的所有地区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亦即刺史部十三州,每州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因为设置刺史部十三州是行政建制的新举措,因而出现人才匮乏,于是汉武帝下诏求贤求能,命各州郡举荐贤能之才。

  这封诏书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在于:建立前无古人的“非常”功业,呼唤和重用那些具有超凡能力的奇才。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常常有“常人所异”的举动。在他看来,有的千里马虽然桀骜不驯、不循轨辙却能够日行千里;有些奇才之士虽饱受世俗讥议却能成就大功。对于难驭之马、不羁之人,要用其日行千里、成就奇功的一面,关键就看怎样驾驭和使用了。因此,他制定出选才的“非常”标准,命令各州郡长官发现和选拔那些具有奇才异秉的人,对他们委以重任,出将入相,或者肩负使命出使遥远的国家。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的表述,充分表现出汉武帝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人才观念。而实际上,就“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句话而言,汉武帝还是从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那里借鉴而来的。

  司马相如也是一位“非常”之人。他以《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博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在当时名动天下。他的辞赋作品体制博大、词采富丽、汪洋恣肆、气势宏阔,以时代特有的文体表现了武帝时代的繁盛气象,成为汉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正如鲁迅所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根据司马迁《史记》之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早在距上述元封五年汉武帝发布该诏文之前大约二十多年,司马相如就曾受朝廷派遣,作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去解决“西南夷”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写下一篇《难蜀父老》(又作《喻难蜀父老书》《与蜀父老诘难》),以解答问题的形式说服西南少数民族归顺汉廷。

  当汉武帝读到《难蜀父老》的时候,他对其中的一段话激动赞赏不已:“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世上必须先有异乎寻常之人,然后才能做成异乎寻常之事;成就异乎寻常之事,方能取得异乎寻常之奇功!“非常”是什么?“非常”就是不寻常,就是“异”,就是敢作敢为、惊世骇俗。这番话显然在汉武帝的脑海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在二十多年后的诏令中还化用了它。

  显而易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中这五个“非常”,引起了汉武帝的强烈共鸣。汉武帝在文帝、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所建立的“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开创了汉王朝最为强盛的局面。

  汉武帝这位“常人所异”的帝王,敢为人先,一生做过无数“非常之事”:首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首开丝绸之路;首兴太学;首次设置刺史;统一货币,首次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任酷吏、严刑法;文化政策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疆拓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他还大胆起用“非常之人”,如朱买臣、程不识、公孙弘、董仲舒、卫青、霍去病等,不管他们出身怎样、背景如何,汉武帝都会依其所长给予机会。譬如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任命卫青的外甥、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他们都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尤其是霍去病,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两次河西之战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之后又深入漠北,出奇兵以制胜,封狼居胥,铸就不朽功勋。总之,汉武帝以“非常”的格局和胸怀,做前无古人之“非常之事”,起用“非常之人”,终成“非常之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句话,以此来特别强调人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这是一个需要伟大文学家、艺术家的时代,也是一个造就伟大文学家、艺术家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去努力创作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相匹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解放思想,善于发现、敢于信任、勇于放手,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营造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非常之人”喷薄而出,群贤毕至“济济多士”的繁荣局面,从而使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担重任、出杰作,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06版)

上一篇:人民论坛:有“觉悟”方知取舍
下一篇:河北日报评论员:扎实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十论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