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雅捷
坚守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时时勤拂拭内心的尘埃,摒除杂念,才能把好思想的“总开关”,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近日,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片中揭露的违纪违法纪检干部的所作所为,让人警醒。
“这是一组特殊的案卷,案卷上的这一个个名字都曾经是中央纪委的工作人员,他们每个人都参与过不少大案要案的调查。而现在,他们却因为自己违纪违法,成了案卷的主角。”正如《打铁还需自身硬》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开篇的话所言,这些违纪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勤恳能干,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不凡的业绩。比如,魏健长期在中央纪委机关任职,联系过多个地区和部门,参与查办过薄熙来案、戴春宁案等多起大案要案;曹立新“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纪检干部,2008年的‘9·8’山西襄汾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他是主要调查人员之一,在山西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这些违纪的纪检官员,和很多他们查办的对象一样,常常有一个好的开头,却令人猜不到结尾。魏健落马时,“他被调查的消息在同事中间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好多同志用大跌眼镜,用这样的一个词来形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哪条战线,无论官职大小,贪腐官员的落马道路何其相似。前不久,山东省烟台市检察院披露了一起典型的“蝇贪”案例,一名副科级干部在临退休之际利用职务之便,受贿、贪污公款400余万元。奋斗半生,本应光荣退休,安享晚年,最后却铤而走险,走上腐败道路。“辛辛苦苦一辈子,锒铛入狱退休前”,把退休作为清正廉洁与腐败堕落的分界点,硬生生将自己分成了“两截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人做事开始时总是认真对待、生怕出错,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内心懈怠,未必有良好的结局。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躬行节俭,政治清明,开启开元盛世。到后期,他以为功成治定,安逸享乐,不思进取,启用佞臣,政事大坏,唐朝由盛转衰。新中国建立后查处的大贪官刘青山,出身贫苦家庭,早年加入共产党,积极奔走、宣传抗日,组织民运训练班,开辟了文安洼抗日根据地,却在走上领导岗位后奢侈享乐、极端腐化,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官怠于有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一旦初衷随着环境改变了,外在行动也就分为成败两截了。
古语有训,“立身行道,终始若一”,意思是修身治道应始终如一,好的开始更应有好的结尾。人们之所以很难做到善始善终,原因无外乎内心的懈怠和外在监管的松弛。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未能清醒认识外部环境状况,注定在历史的潮流里丧失自我;把退休、立功作为护身符,升迁无望的官员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国”,触碰反腐高压线,摆资格、钻空子,一遇到利益问题,本就不够端正的思想认识便会土崩瓦解。“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归根到底,落马官员还是内心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意志精神太过薄弱,没能真正做到严守政治规矩、严肃政治纪律。
亮丽登场、落寞下场,是“两截人”的真实描绘。坚守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时时勤拂拭内心的尘埃,摒除杂念,才能把好思想的“总开关”,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4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