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55):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
|
在当下中国的发展共识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条,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这既代表着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也早已在各地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
“绿水青山”4个字的分量,也在发展中日益凸显。
“两座山”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曾多次阐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 ‘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事实上,过去几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基本每年都会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谈到生态话题。2013年,他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4年,他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2015年,他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他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2017年,他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习近平对生态保护的强调始终如一。
制度建设见真章
2016年12月2日,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过去几年间,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卓有成效。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一系列主要指标。
除此之外,很多具体领域的政策措施,也构成了强有力的制度之网。无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还是环境监测,都有相应的制度出台。
过去几年间,政府工作报告都用不少篇幅专门论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并回应了人民群众当下最为关心和关注的空气质量这一生态环境问题。
大国责任与承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追求“绿水青山”,也在践行着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2016年4月22日,中国与美国同时签署《巴黎协定》,并于9月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今年,中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此前,中国已在北京、重庆等省(区市)进行了长达3年多的试点。这些引人瞩目的举措,受到国际舆论的持续关注。
在国内,实现更好生态的目标,不断转化为许多严格的措施。中央环保督察组在2016年两次进驻地方,并将于今年4月起,分两批次对湖南、安徽等15个以上的省(区市)进行督查。此前,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时,就提出终期考核实施质量改善绩效“一票否决”。类似这样严格的考核方式,体现着生态目标的严肃性。
在云南、海南、江苏、内蒙古、河北、贵州等地考察时,在北京参加义务植树时,习近平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的意义。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水青山”的意义也不断凸显,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说,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