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拥工作述评

强国强军目标远大,筑梦圆梦万众一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队积极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国家和军队改革发展大势,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热潮,举国上下合力谱写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壮丽篇章。

聚焦强军目标,争做国防和军队建设坚强后盾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近年来,各级各地主动适应部队实战化训练要求,在训练场地征用、群众疏散转移、交通安全警戒、粮秣水电供应等工作上下大力气,组织装备抢修、警戒勤务、医疗救护等专业分队伴随保障演习演练部队。

在亚丁湾护航、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多样化海外军事行动中,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资委组织指导远洋运输、油气开发和矿业等大型国有企业驻外机构、中资合资企业与任务部队对接,为部队完成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在地处改革开放、海防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前沿的福建,省、市、县三级支前办至今依然保留着,随时准备为部队军事行动提供保障支援。

山东、浙江、辽宁、广东等沿海地区,每年为海训部队清理海域900多平方公里、腾让房屋5200多间。

军队改革大幕拉开后,北京、山西、福建、广西等地主动加强与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和部队单位联络,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问题。

倾情爱国爱军,积极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

近年来,各级各地积极完善和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法规,解决现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现实问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等60多项政策规定,各地结合实际制定320项配套制度,形成了上下衔接的政策法规体系。

——各地累计接收安置转业干部12万多人,为近10万名退役士兵安排工作,办理家属随军6万多人。

——国家连续多次提高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经费达到330多亿元,全国900多万人受益。

北京、上海、江苏、辽宁、陕西、湖北、重庆、新疆等地,着眼征集高素质兵员,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吸引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全国大学生新兵比例逐年递增,2015年已达到35%。

各级全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近些年妥善处理涉军纠纷和问题9500多件,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广河南省信阳市两级法院探索的“用情倾注、用心谋划、用智创新、用力借势”的涉军维权模式。

国家立法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纪念和公祭活动;高规格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维和牺牲烈士归国安葬;实施散葬烈士和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修复工程,全国抢救保护183万多座散葬烈士墓、1.37万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

各级民政、双拥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不断提升军人职业吸引力和军人军属的荣誉感,鼓励着广大官兵苦练打赢本领,积极投身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

践行爱民宗旨,全心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

全军和武警部队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参加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

近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先后参与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120多项,参加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540多项;出动8万多人、预备役人员6万多人,参加支援西气东输四线等重点工程建设。

在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全军和武警部队做了许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好事,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14个连片特区地区为重点,定点帮扶全国35个贫困县、401个贫困乡镇、3618个贫困村,累计帮助80多万群众脱贫;

——援建中小学校1800多所,广泛开展捐资助学、结对帮带等活动。军队沿长征路线援建的100多所“八一爱民”学校,成为当地的“样板学校”,在长征沿线播撒下红色种子;

——对口帮带西部贫困地区县、乡镇医院2100多所,开展医疗服务巡诊群众1100多万人次,帮助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医院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心蕾工程”成功救治6100多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

近年来,中国军队加快走出国门的步伐,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队积极为任务地区民众做好事办实事,新建、修复1.3万余公里道路和300余座桥梁,接诊病人16余万人次。在也门战火纷飞之际,海军舰艇快速撤离了571名中国公民和225名外国公民。

深化军民融合,努力推动富国强军有机统一

2016年6月16日,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首批20多名飞行学员圆满完成高教机阶段各项考核,取得任职资格证书,编入空军飞行部队。这是我国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深化军民融合取得的又一成果。

近年来,各级各地积极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密切军地联系、凝聚军民共识、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以“军爱民、民拥军”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坚持富国强军相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中央制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专门对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从沿海到内地,从航空航天到船舶车辆,从机械制造到电子信息,全国已经建立军民融合协作区、示范基地、科研中心190多个,促进了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及项目对接;

北京中关村、丰台、大兴3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吸纳“民参军”高科技企业200多家;重庆建设形成1个千亿级支柱产业、5个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四川绵阳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实践经验,军地合力推进科技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航天新城建设;

国防科技大学在山西吕梁、福建厦门等地共建4个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建成了天津、长沙、广州3个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途中,广大军民发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勠力同心,汇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王玉山、曾涛)

 

上一篇:我省隆重举行纪念唐山抗震四十周年大会
下一篇:河北:将推行领导干部年度法律考试和任职法律考试制度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