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文化商街热闹非凡。(资料片)
图为宋风潮玩齐家营活动现场。(资料片)
记者 张甜歌
到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做一场深度沉浸的“红楼梦”,在“廊洽时光”美食音乐节上一起放声高歌,去大城红木城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消费买单,以多彩的娱乐活动作为出行首选。这不仅解锁了更多的“周末打开方式”,还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迭代更新。
游客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拍照留念。
近年来,我市以“旅游+”激发文旅资源潜力,引进和建设重点文旅项目,包装“可知、可达、可享、可再”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过程、沉浸式体验消费需求,通过多年的积淀和努力,释放出京津明珠文旅魅力。
沉浸式体验搭建文旅新场景
从1812年的婺源汪口村,到1974年的苏州东风区二商店,再到1999年的广州番禺筒子楼……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中,108座情景园林呈现如梦如幻的场景,诠释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新理念。春节期间,来自北京的游客王艳走出幻城时说:“这里的每一场剧都很经典,创新演绎出了不同年代背景下不同人心中的红楼梦,下次我要带父母一起来感受。”
随后,王艳来到热闹非凡的《红楼梦》主题文化生活体验街区——水云间文化商街。“走进红楼梦IP品牌店叁秋·怡红果子铺,墙上的挂画、陈列的各种文创产品,满眼都是红楼梦元素。”王艳果断打包了十份秦可卿喜欢的枣泥馅山药糕和贾宝玉爱吃的糖蒸酥酪,要带回北京给家人和朋友们品尝。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基于对优质文旅内容的深度开发,通过挖掘新的消费热点,培育新的消费场景,以IP为新的支撑,为受众带来新的消费体验。”项目运营方新绎控股总裁李晓菲介绍,水云间文化商街为游客创造了“红楼梦”烟火生活的新体验,实现了“红楼梦”文化与当代消费需求、大众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为游客创造了可感知、有互动、强体验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每天迎来大量游客打卡,已成为京津冀文化艺术新地标。据统计,“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所在的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不仅为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还带动了周边市民依托度假区资源发展餐饮、零售、民宿等产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动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戏剧+旅游”新型业态,充分挖掘当地戏剧文化资源优势,将艺术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形象打造,让戏剧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群众生活和娱乐的重要方式,使戏剧与文旅实现融合共生,以新业态、新玩法激发旅游新消费。
微度假助推文旅花式“出圈”
身着精致的宋制汉服、化着精美的古妆,手持古风团扇,到宋风榷场市集上了解宋代饮食文化,陪儿子投壶、射箭……从不同角度领略大宋风华,是对来自天津游客刘冬梅在齐家营宋风潮玩街区游玩一天的完美诠释。
随着微度假与慢旅行的兴起,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春节期间,齐家营宋风潮玩街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我儿子喜欢研究历史,他是从抖音上看到这个景点的,正好年后有时间,迫不及待让我带他来。”2月1日,刘冬梅一早就驱车带家人来到度假目的地,远远看到了久负盛名的樊楼。
齐家营宋风潮玩街区以廊坊独特的宋辽边关文化和北宋宰相吕端等历史名人为支撑,以宋朝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为基底,打造了一个充满浓郁宋式氛围的街区,融入了众多宋朝文化元素、商业业态和诗词景观小品,吸引众多来自京津冀及其周边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
宽阔的湖面、碧绿的草坪、典雅的欧式城堡建筑……文安鲁能生态旅游度假区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有孩子们喜欢的卡丁车、游船、风车。我喜欢钓钓鱼、打打球,在这儿度假舒适惬意。”2月15日,来自北京的游客寇阳带着全家人来到文安鲁能生态旅游度假区放松,玩得不亦乐乎。
“我第一次来这里是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原来只是听说鲁能建设得很美,一直没来过,自打来这里参加过一次比赛,就喜欢上了这里。平时小长假,我都会带孩子们来这里玩。”来自文安县大围河乡的马龙表示,文安鲁能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轻奢舒适又亲近自然,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和家人的假期生活。
近年来,我市聚焦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客源市场,推出“跟着演艺去旅行”“沿着永定河去旅行”等5条京津廊联动游线路,戏剧walk艺术游、燕京造办非遗游等8条市域精品旅游线路和9个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助推文旅产业花式“出圈”,文旅吸引力不断增强。
新业态增添消费新活力
壹佰文化商业综合体全新文化IP“张看戏”正式亮相、国内首家偶剧博物馆正式开馆、“十二生肖主题剧场”迎客……2月16日,壹佰剧院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小马宝莉舞台剧《友谊的皇冠》。整个剧场灯光璀璨,座无虚席,小观众们满怀期待地步入了小马宝莉的魔法领域。壹佰剧院联动原有的剧院、影城、文化馆、艺术酒店、特色美食等业态,构建了全国首个偶剧主题文化商业空间,给周边市民及来廊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图为壹佰偶视界中的IP形象“张看戏”。
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偶剧博物馆里,展台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偶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壹佰剧院是我们的老营地了,一有话剧演出我们就来看。这次发现多了很多新东西。”当日,来自沧州的游客李纹在壹佰剧院偶剧博物馆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对偶剧艺术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这周准备住在廊坊,来个两日深度游。
“旅游+商业”,新营销、新体验提升旅游“新鲜感”。香河家具城久负盛名,即使不买家具,到里边走走逛逛,也会被高端、时尚、典雅的家居艺术所打动……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香河金钥匙家居会展中心通过搭建家居名品奥特莱斯、智慧生活、适老康养、户外休闲、儿童家具等十大家居体验式消费场景,形成了一种商旅融合的全新模式。随着人流量爆棚,订单量暴增,“文旅流量”稳稳转变为“消费增量”。
图为市民在大城红木大集挑选心仪的工艺品。(资料片)
“没花大钱,收获不小。媳妇买了红木梳子和耳坠,我买了红木手串和一对红木小板凳。”春节期间,大城县“红木大道”迎新春系列活动依托中国红木城举办红木制品线上线下展销、文艺联欢会、广场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京津游客到大城欢度新年。
据介绍,在大城县每逢红木大集,一个个摆满红木手串、手把件、根雕艺术品的地摊绵延数公里,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游客。据统计,每周的红木大集摊位达2200多家,高峰时每天客流量可达7万人次。大城县红木产业不仅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更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大城县深入挖掘红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红木工匠文化,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索、体验和感受。
近年来,我市不断挖掘文旅潜力,增强文旅吸引力,积极推动文商旅融合,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创新产品服务方式,大力培育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旅游产业链乘数效应,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助力。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不断优化的产品服务、接连涌现的消费新增长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旅市场消费动能在廊坊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