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非凡十年|永清:乡村嬗变绘振兴新景

永清:乡村嬗变绘振兴新景




乘风破浪,时代向前。一座城市深刻的变革,往往于回望审视之时,更能真切体悟。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党中央指出的路径,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在永清蓬勃开展。

温室大棚排列有序、村庄环境洁净优美、乡村旅游人气十足、过上小康生活的农民喜上眉梢……如今,行走在永清的乡村田野,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在永清奋进的十年征程中,乡村面貌更加靓丽,民生福祉更加丰厚,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化蝶,广袤田野正升腾起新的希望。

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

近日,走进永清县新苑阳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排排“漂浮”在水上的绿奶油生菜令人啧啧称奇。“通过‘植物工厂’模式种植的水培蔬菜,不仅免去了翻地、浇水、施肥等工序,还不用担心有农药残留、二次污染等问题。”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技术主管陈晓艺说。

在这里,一个个大棚就像一座座工厂,一棵棵蔬菜好似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目前,该园区有10多种水培蔬菜批量供应廊坊的酒店、超市,通过“悠悠鲜送”等网购平台,让从农场到社区“24小时新鲜”的承诺成为现实。2021年,该园区实现产值2800多万元,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民致富增收。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永清县着力构建“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集农业种植、科技示范、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廊坊远村、新苑阳光、恒都美业、海泽田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顺农佳瑞、盛世福地等16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永清县通过发挥园区的“头雁”作用,推动土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2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22家;发展家庭农场23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示范农场32家。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领头雁”作用,引进大锤食品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振兴的良好局面。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我们全力实施品牌农业培树行动。”永清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岳云波介绍。目前,全县注册农产品商标品牌248个,其中翠仙、鑫耕田、绿幽、睿志、永清源、民盛园获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拥有两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永清蔬菜、永清胡萝卜”,两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永清葡萄、永清黄瓜”;三个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永清胡萝卜、永清大蒜、永清黄芽韭”。

近年来,围绕品牌化经营、超市化销售,永清域内的园区、企业与京客隆、盒马鲜生等平台建立长期供销关系,每年销往京津等地的绿色果蔬达200万吨。特别是建立“我买菜”专业网站,实现线上销售、线下配送,“惠民蔬菜”等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永清特色果蔬品类繁多,四季飘香、季季有鲜。如今,走进别古庄镇大范庄村的葡萄园,刚刚成熟的葡萄颗颗饱满、紫黑油亮,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来到养马庄汪家营村的樱桃采摘园,一簇簇樱桃挂满枝头、鲜艳欲滴……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优质果蔬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值8亿元。

据了解,永清现有耕地61.4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该县从多年前提出的“东抓林果西抓菜、狠抓畜牧短平快”战略布局,到如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一步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助力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激活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

打造全域美丽人居环境

盛夏七月,走进永清县三圣口乡第四村,孩子们在村民活动广场上嬉戏玩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派民勤村美、民风淳朴、和美清新的景象扑面而来。

近年来,永清县坚持以“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确保实效”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着力改善农村环境。

厕所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日前,记者来到第四村,村民杜永坡正在操持家务,聊起改厕前后的生活,他感慨地说:“没花一分钱就用上了水冲厕所!”

“‘厕所革命’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厕所‘异味大、蚊虫多、环境差’的现象,减少了病虫害传播,提升了群众健康水平。”第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兴介绍。

永清县还大力推进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选聘专业保洁公司,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因村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做到污水不出村、不出院、不乱泼乱倒。

仅靠政府治理,难以保持长效的环境整洁,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治本之策。在永清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域内各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带头示范,清洁家园、美化环境。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改厕8.17万户,改厕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体系,每个村街均配备了保洁员,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完成村街道路硬化190.66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木104.87万株,安装维修路灯2.28万盏……形成了人人参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

乡村美了,游客来了,村庄变成了度假村。走进后奕镇东义和村“艳阳村舍·70记忆民宿”,一座座幽静别致的农家院落,生机盎然的乡村菜园,隔绝了城市的喧嚣。

2019年,东义和村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民宿合作社,他们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融合地方特色产业,利用闲置的房屋庭院,发展起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乡村游,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永清县围绕服务京津旅游市场,以“资源开发型”为发展路径,探索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条,将农村闲置住宅改造成特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增长新亮点。

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为永清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统计,该县全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0万人次,收入达2.26亿元,直接参与休闲农业经营的农民5200余人,间接辐射带动2.7万农民致富增收。

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引擎

在刘街乡土楼胜利村,宽敞的柏油马路,一望无际的苜蓿、苋草园,绿树掩映的乡间别墅,高标准的村民服务中心、村民培训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等,都在反映着这个村的新变化。这背后,正是党建赋予村庄以生机活力,农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结出的丰硕成果。

在永清,土楼胜利村的变化并非个例,是该县党建引领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他们以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强大合力,构筑起“党政同责、上下同心、干群同力”的乡村振兴新格局,有效地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当前,在龙虎庄乡北孟二村的恒都美业集团花卉种植基地,不同花棚内的各种花卉长势正旺。该村与恒都美业集团合作开展花卉种植,是龙虎庄乡全面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电商+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重点发展村街。

经过三年发展,单个棚年均产值达到15万元,是原来种菜收入的3倍。北孟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曹俊来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恒美国际花都的合作,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将花卉种植打造成村街支柱产业,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乡村振兴,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尤为重要。近年来,该县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统筹农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备”,全县90%以上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均为治村领富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加强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培育。

——借势“新业态”,实现村企共建,依托都市农业、临空经济等新生业态,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村企共建模式,带动周边89个村街发展集体经济,村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消除“空白点”,实现稳定增收,对集体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街,采取领导分包、企业包联、部门帮扶等多种方式,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多渠道、全方位助村增收。

——创建“新模式”,实现持续发展,探索实施了“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四种模式,为各个村街找准了发展路径,年均增收2-3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鲜花经济的龙虎庄乡、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别古庄镇、红色文旅资源丰富的东义和村……在这里,党建强,村庄美,农民富!”永清县委组织部组织一组组长张建强介绍,“十三五”时期,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244元增长到18576元,年均增长达8.7%。

喜看沃野织锦绣,乡村振兴正当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永清县必将全面释放发展动能,铺展开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秩序、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


图为俯瞰永清县刘街乡土楼胜利村。本报记者 贾珺 摄

记者: 刘磊、 刘杰 ;通讯员 :张磊 、刘欣羽


上一篇: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八次会议
下一篇:非凡十年|安次:追“高”逐“新”引领现代产业“加速跑”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