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六场廊坊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和有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情况。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指挥体系,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群众防控意识明显提升。目前,除固安县外,全市其他县(市、区)均已完成七天的居家防疫,社会秩序平安稳定。并针对城市和农村运行管理制定了一整套有序推进常态化管控的方案,对道路交通管理、农村社区防控排查、首诊负责制及药店管理、生活必需品供应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逐步恢复交通通行,坚决守住入廊各个卡口,把好外防输入输出的第一道防线。按照便利大交通、畅通小交通要求,除对进京和入市通道严格检查外,撤销市域内其他检查站点,车辆在廊坊市域可畅通通行。1月19日0时至25日24时,我市主城区和各县(市)主城区(固安县除外)环线检查站点警力不变、站点不撤、勤务等级不变,继续保持全员在岗在位,做好进出城方向的交通管控疏导。自1月26日0时起,主城区和各县(市)城区(固安县除外)环线检查站点梯次减少用警,逐步过渡到以早、晚高峰时段为主的勤务模式,维护路面交通秩序。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车辆人员开辟绿色通道,持车辆运输通行证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以进入市区。有序恢复全市县际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和城市公交、出租车运营。目前,125条公交线路已全部恢复。
针对三河市居住着大批在北京工作的通勤人员情况,三河市加强通勤管控,境内车辆及人员“非必要不进京、非必要不出省、非必须少出行”。有特殊紧急事情确需进京的,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严格遵守首都疫情防控政策规定。目前,北京通勤人员有序恢复正常通勤。全市41个进京路口,其中15个与北京联勤共同查控。每天共投入警力、综治及卫健工作人员944人全天候执勤。对于保障北京市场物资供应车辆,持应急物资运输相关证明、驾乘人员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予放行。1月19日以来,累计放行民生运输车辆600余辆次。进京公交自1月20日起有序恢复运营,所有车辆严格执行一车一安全员、扫码、测温、佩戴口罩和车辆消毒等措施,确保城乡居民健康、安全、顺利出行。此外,为满足通勤人员进京需求,缓解核酸检测压力,北京卫健委派出清华长赓医院、佑安医院40名医务人员,携带设备,入驻燕达医院,协助三河市完成检测20万人次。
社区和农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社区和村街实行凭证出入,对市域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的居民发放出入证;同时,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疫情防控政策,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强化三级领导包联制度,压紧压实村(社区)“两委”和基层干部责任,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村卫生室和药店监督管理,确保一旦发现发热病人及时预警、规范处置。其他重点场所,火车站严格执行消杀通风,进出旅客一律测体温、核验健康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公共服务场所严格实行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和通风消杀等措施,分类有序开放超市、商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陆续正常营业;全市34所高中(高三年级)实行师生“一人一档”,确保师生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全程可溯。
我市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方面严格落实属地、部门、企业、职工四方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整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消毒消杀等防控措施,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确保在受控、安全的条件下,分类分批稳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保障各类生产要素,协调解决用工紧张、资金短缺、物流运输等问题。同时,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生产安全事故。
据了解,廊坊临空经济区自1月4日以来,先后完成三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有力有序抓好疫情常态化复工复产,第一时间组织复工,协调解决各项目供应链、原材料和物品运输等实际问题,全力推动29个项目、35个工地建设速度,在保证冬季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夺取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双胜利。其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组织300余名工人全力施工,确保6月底之前与北京大兴同步实现封关验收。全面推进临空水系建设,春节之前完成开挖30万方,加快推进航空小镇人才家园90万平方米建设和回迁区临空家园480万平方米建设。同时,启动实施一批高端高新产业项目。目前,临空区工地管理有序,工人思想稳定、响应号召、临空过年、加快建设,实现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市继续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做足各种准备,进一步加强病患救治、流调摸排、交通管理、市场保供、复工复产等方面工作,不断强化常态化防控举措,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