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琼)1月16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场廊坊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群众防控意识提升,防控成效显著,实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社会秩序平安稳定。
目前,我市已启动全域全员第二轮核酸检测。在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基础上,新抽调有经验的医护人员399人(总数达到10622人),进行再次培训,提高采样质量和效率;全市增设采样点288个(总数达到4994个),有序组织群众分时采样,保证排队人数不超过50人,等待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避免群众受冻,防止交叉感染;增加检测机构9家,由28家增加到37家,做到网格化采样点与域内外公立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一一匹配,随采随送、随送随检、随检随报。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强化封控管理,全力阻断疫情传播。目前,全市2556个小区、3199个村街全部实施封闭管控,24小时值班值守。各社区、居委会实行四级网格管理,全员一线上岗执勤;县、乡、村三级干部下沉一线,包村包户,每天定期巡查。并利用多渠道资源,进行拉网式大排查,逐楼、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登记,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与此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对各村街、小区楼道、电梯、公厕、道路、活动器材及场所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杀、通风,确保各村街、社区环境干净、卫生、整洁。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我市全面落实农产品稳产保供要求,切实做好产销衔接和应急调运准备,确保肉蛋菜奶等农产品稳产保供。目前,全市冬储蔬菜5.37万吨、蔬菜在田面积6.62万亩,日均产量1755吨;肉类生产企业存储肉品2153吨,肉类日均产量750吨;鸡蛋生产企业库存16.96吨,鸡蛋日均产量300吨;生鲜乳日均产量539.15吨。
针对特殊场所防控,全市中小学严格落实防控措施,34所高中的23368名在校师生认真做好防控措施,104.4万名校外师生做好居家观察和核酸检测;全市69家养老机构以及儿童福利机构严格实施封闭管理,对10237名老年人及工作人员提前开展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目前,全市养老机构7058名在院老人、儿童福利机构108名孤儿生活安全有序;对全市89家机关事业单位的83084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进行了全面排查,并逐一建档立卡、跟踪记录;全市3家定点救治医院、27家发热病人筛查定点医院、41家隔离医学观察场所,700家乡镇卫生院均与医废处置单位签订了协议,医废收集处置实现了全覆盖收集、全口径处置。
在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上,我市统筹政府、市场、企业多方资源,持续推进疫情防控物资增储备储,全力组织域内防疫物资生产保供。通过建立采购“绿色通道”,为我市“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紧急采购11种配套核酸检测耗材。同时,对核酸检测设备、病毒采样套装、保温帐篷、专用供暖设备等共计22种物资进行了紧急采购。目前,采购的各类物资已全部到位,保障了全市疫情防治防控一线需要。
按照满足30天运转需要,全市对主要防控物资进行了充足储备。目前,已储备医用防护口罩32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近400万只、医用防护服15.4万套、隔离衣15.5万套、护目镜/防护面罩12万个。此外,我市还充分利用中央支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对重点救治药品、医疗防护物资、医疗救治设备进行了实物储备。
疫情发生后,我市还持续加强动态监测、实施跟踪服务,全力助力域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生产保供。经统计,我市现有口罩生产企业16家,日产能670万只,其中医用防护口罩日产能40万只,儿童口罩日产能45万只;口罩企业库存1352万只,其中医用防护口罩100万只,儿童口罩25万只。呼吸机生产企业1家,可日装配呼吸机700至800台,现有库存5000台,备件库存1万台。防护面罩/眼罩生产企业1家,可日装配面罩3万只、眼罩3000至4000只。目前,域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运转正常,能够保障在突发状况下,防疫物资产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此外,广大群众居家观察期间如需看病就医,各类急危重症(心梗、脑梗、突发昏迷、中风、骨折外伤等)患者可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转运至域内医疗机构就医;非急诊就医患者可先拨打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电话进行健康咨询,确需转诊至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视情况组织专人专车接送;特殊患者如血液透析、肿瘤、产检等可直接于既往就诊医院通过预约方式预约后,向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报备,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视情况组织专人专车接送。
下一步,我市将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全市上下持续奋战、分工协作,坚决做到工作无缝衔接、精准落地,最大限度凝聚合力,坚决控制疫情扩散。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继续做好居家观察。针对春节将至,返乡人员将急剧增多的问题,积极劝导返乡人员暂不返乡,必须返乡人员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必须进行体温监测,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并及时追踪管控,逐一检测健康状况,逐一纳入社区、农村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定点医疗机构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确保应急情况持续下医疗废物、废水得到及时安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