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十三五”成就巡礼|廊坊:城市生活更美好

一座城市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冀。行走在廊坊的大街小巷,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一处处公园繁花似锦,宛如舒展开来的美丽画卷,展示着城市之美。

“十三五”是乘风破浪的5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一批崭新的道路、桥梁、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的整体框架迅速拉开,中心城区面积迅速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回响着廊坊人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道路是城市的脉络,脉络畅通,城市的空间也就拓展了。

5年间,我市大力实施打通“断头路”、主次干道提升改造、小街巷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打通“中梗阻”、畅通“微循环”,交通从平面向立体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2017年,我市启动实施11条道路、15个区段断头路打通工程。2018年,谋划启动5个区段断头路打通工程。2018年通车的外环路西南环线实现了我市外环路真正意义上的闭合。今年5月,艺术大道下穿桥全线通车,为连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助力廊坊临空经济区发展起到了重大拉动作用。

国庆假期,由中铁六局承建的廊坊交通中心工程光明道上跨铁路立交桥主桥段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建筑工人加班加点施工。该项目是世界首座上跨高铁的钢桁梁桥,全长2.005千米。明年通车后,将实现光明东道和光明西道全线贯通,并成为以京沪高铁廊坊站为核心的商贸圈内最高端、最亮丽的现代化城市新样本,串起廊坊高质量发展的“金腰带”。

5年大变样,廊坊的城市框架布局、内在功能、外在形象都实现了华丽蜕变。

“一街一特色、一街一精品”,廊坊打造以樱花、玉兰、海棠等花卉为主的特色景观道路……不少市民发出感慨:整座城市如同花园一般美丽。

“十三五”期间,我市立足市情,对标对表京津雄园林绿化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增长极”。花园城市建设成果初显,广大市民对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的美好期待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公园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5年间,一座座主题鲜明、功能性突出的公园在廊坊人“家门口”建起来,自然公园西区、丹凤公园、瑞丰公园、御龙河公园等先后开园迎客;主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丹凤园、吕端园、得趣园等112个街头小游园相继建成。

“把公园建到小区门口、建到马路上,这些无围墙无栅栏的街头小游园,让普通居民乐享便利的‘绿色福利’。”市民王艳秋说,走在公园式的马路上,也是一种小幸福。

推窗见绿,出门有花,人在绿中,城在园中……人们惊喜地发现,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和管理规模“质”“量”双重飞跃。截至目前,廊坊城区绿地率达到43.97%,绿化覆盖率达到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93平方米。

城市建设不仅关乎改变面貌、提升形象,更关乎民生。在大刀阔斧展开的各项建设中,我市始终把民生问题视作根本,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工夫,着力把城市真正打造成为广大市民的幸福家园。

“十三五”期间,我市采取“以克论净”道路深度保洁模式,城市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3.1%;城市供水实现了由单一水源到“双水源”的“量”的提升;“煤改电”工程首个采暖季,城乡7399户居民生活变得更加清洁、安全、便捷,也让京津冀地区天蓝水净;市区开放公厕223座,全面实行24小时开放模式。

“以往每逢下雨,街道上容易出现大量积水,影响市民出行。现在,随着一根根粗壮的排水管道埋入地下,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市民何女士对记者说。

今年,我市城区雨污分流计划陆续启动实施北凤道污水管道等工程,14个单项工程总投资21.7亿元,全部完成后将新增管网约63公里。同时,全面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力度,10月底前市区6472户“老”居民将全部住上“新”房子;总投资6.3亿元的静脉产业基地,生活垃圾填埋场、餐厨处理等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年底将竣工投入运营。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环境不断优化……5年间,一项项事关民生福祉、城市发展的工程性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奠定了城市建设的一块又一块基石。展望“十四五”,廊坊又将踏上追赶超越新的征程,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正气势恢宏地缓缓铺开。

上一篇:杨晓和在廊坊临空经济区调研检查
下一篇: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收听收看大会并进行集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