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0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掠影(上)
|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创四建”工作部署,统筹完善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决战决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补齐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短板,解决了一系列长期困扰市民生活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这期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宗旨,紧紧围绕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增进市民福祉主线,不断提升创建质量、创建效率和创建水平。市领导靠前指挥、一线作战,调度督导成常态;各级各部门顽强拼搏、高效推进,动真碰硬抓落实;市民群众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人人争当文明有礼廊坊人。在全市上下同欲、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城市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公共场所、公园景点、环城村镇面貌焕然一新,创建的成果变为群众的笑脸,文明之风流淌在市民的言谈举止间。
当前,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为真实记录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创城的火热实践,全面展现文明创建给市民群众带来的舒适和便捷,进一步鼓舞士气、凝神聚力,推动争创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天起,本报推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主题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朱启明、陶春英老两口今年春节从江西老家投奔儿子来到廊坊。开春以来,老朱每天骑电动三轮车带上老伴儿四处游逛,对这座陌生的城市,犄角旮旯的地方也爱去转转。茶余饭后和小区老人们聊天,老朱对廊坊直竖大拇指,“这里每天都有新变化,眼看着小区干净整齐了,很多新道路通了,哪里都越来越有规矩,买个东西,又方便环境又好,我们就跟定儿子在这儿过了。”
老朱述说的廊坊之变,是今年我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真实写照。
对市区涉及6472户的33个生活小区进行提升改造,从而完成应改尽改;主城区已新建成7个停车场,新增1840个停车位;到7月19日,已施划机动车停车位36480个、非机动车停车线32750.8延米;打通市区11条“断头路”;全方位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一条条整洁的主次干道,一处处美丽的绿地公园,一个个和谐的居民小区,一幕幕缤纷的生活场景,诠释着老百姓幸福的城市生活。
声势上轰轰烈烈,行动上抓铁有痕。3月25日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从此,市委、市政府就开始了对“创建为民惠民”这一郑重承诺的兑现。从发展的长河丈量百余天的创建实践,廊坊创城的特点十分清晰——
横贯一条“人民至上”“主线”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指示,坚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创城全过程,驰而不息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范城市。”市委书记冯韶慧旗帜鲜明阐述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主线”。他说,创城就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就要横下一条心,把老百姓高兴的事儿办好,把廊坊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打牢。
群众的关切,就是目标所指。在制定《廊坊市2020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过程中,我市聚焦创建任务清单和自身存在的民生短板,广泛吸纳了向普通市民征集的8个方面、165条意见和建议,梳理出11个方面需要重点改进提升的40项突出问题,统筹实施社区创建等六大“围点攻坚”和创建宣传等五大“提升行动”,同步开展1057项争创活动,让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融变成生活本身。
群众的诉求,就是工作动力。在创建出发点上,立足于疏堵解难,最大限度拓宽群众受益面和提升群众受益质量;在创建路径上,千方百计用改革的办法拔“深根子”、啃“硬骨头”;在创建思维上,坚持换位思考,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比如整顿停车秩序,更多地着眼于增加公共场所附近车位供给。在整顿出租车经营问题上,既加强行业管理,又充分考虑出租车司机诉求,努力使他们大大方方有位可停、有序可循。
群众的意见,就是整改重点。坚持畅通“民声”渠道,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开展视察调研走访,采集市民意见建议30条,推动补齐城市民生的短板弱项。通过开通创城热线,推出“创城 我们一起”市民随手拍APP,收到市民反映小区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大货车夜间行驶扰民等问题千余个,悉数加以推进整改。
为群众办好,向群众报告。对事关市民幸福指数的居住、出行、市容、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创建工作,市公安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等创建部门一把手已坚持数月,通过电视节目公开向市民报告,现场听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的意见,接受监督。
党员干部尽为民之责,重视荣誉,做实工作。一时间,创城的重点任务清单成了市民的“幸福账单”,过去城市管理的“堵点痛点”成了群众的“幸福支点”。
匠心绣出“典范城市”“品质”
车在林间走,人在画中游。乔木生凉夏,绿艳闲且静。今年以来,廊坊绿色生态的城市品质又提升了。
今春,我市对城市主次干道的“标杆示范引领”加以提升,围绕“让每个城市细胞都渗透绿意”的生态理念,在2019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7.33%、绿地率4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基础上,以机场北高速为重点,新植、补植各类树木31.06万株,新增绿地60.41公顷。
既擦亮城市的“面子”,更抓实城市的“里子”。围绕困扰市民生活的无物业小区管理、背街小巷整治、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重大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先后10次深入难点部位实地督导检查,现场办公,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调度重点工作。市创城指挥部综合协调指挥部领导早晨6点30分到8点30分对重点部位开展常态化“晨巡”暗访,推动难点问题整改。据不完全统计,市创城分指挥部15位市领导先后70余次召开调度推进会议,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直击问题现场,按住葫芦抠籽儿,推动解决了建筑垃圾堆积、城中村街道混乱等问题。
交办即是责任。广阳、安次、廊坊开发区和99个创建部门,围绕打造廊坊治理“升级版”目标,不说大话,干好细活。“一把手”扛起创建责任,活跃在点位一线。一支支党员干部队伍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流汗掉肉的拼搏姿态,把“办公桌”搬到大街上,把调度会开到马路上,只争朝夕加油干,“绣”出时代新廊坊:
社区和谐宜居。广阳区针对全部无物业小区制定出台了16项“拆、整、建、美”无物业小区提升标准,将无物业小区划分为15个片区,动员辖区15家有实力、有物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分片包联,从提升外观颜值、改善人文环境、加强日常管理入手,抓好车位线、单元门等设施整改完善,目前80%已完成改造。安次区财政列支600万元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无物业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目前82%已完成改造提升。引进专业物业公司接管56个无物业小区和45个平房区,实现“专业化管家升级”。
停车规范有序。开创以来,市公安局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交警+城管”双联双动一体化执法新模式,对市区车辆违规停放进行专项整治,按照应划尽划、能划尽划、见缝插针、规范有序的原则,在市区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商户门前区域新施划停车位3万多个,规范引导市民文明有序停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分2期规划13个平面停车场、3个立体停车楼,拓展停车泊位3500个。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1840个。同时,利用生活小区改造机会,拆除小区内私搭乱建,施划停车位2000个。通过疏堵结合集中整治,万达广场、文明路、市医院、解放道南头、管道局医院周边等地带停车明显变得有序。
车人各行其道。市公安交管部门增员上岗,早晚高峰时部署警力在市区30个标杆路口加强管理,每天对17条主干道违法停车情况进行巡逻治理。城区35个警务站每天早晚高峰时安排警力参与交通秩序管理,促进市区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广泛开展“礼让斑马线 守住安全线”“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文明行动,永兴路与光明道、爱民道、广阳道交口等市区各主要路口皆变得文明有序。
市容干净整洁。抓好主城区环境卫生清理,持续排查乱倒垃圾点位50余个,对堆积的垃圾杂物进行清除。市区200多座公厕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及标识,设专人维护,保证无积水、无烟蒂和杂物,无异味和污秽。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突出沿街外立面综合整治,清理拆除不符合市容要求门店牌匾,规范沿街门店经营,拆除沿街门店私设阻拦桩;查处乱倒垃圾违规行为和渣土运输违规行为;拆除私搭乱建;督导在建项目工地围挡整改提升;促使新世纪步行街、三角地、解放桥两侧、廊坊北站两边等“差点难点”面貌一新。
市场安全舒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摊位不规范、卫生间脏乱等问题对新春明、西城、北昌、椿翮、艾禾丰、群安街等6个农贸市场提出标准化建设方案,将椿翮市场打造成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样本,同时推进其他市场对照标杆进行整改提升。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对辖区非规范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
村镇面貌一新。广阳区开展村街“垃圾清零”行动,清理积存垃圾14.4万立方米。全区改造完成厕所12781座,完成率88.96%。安次区以城带乡,实施道路硬化绿化,治理坑塘633个,清除残垣断壁665处,拆除私搭乱建3413处,清理生活垃圾杂物2380处、15万立方米。对照创建标准,九州、杨税务等乡镇及所辖部分村街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文明乡风、移风易俗宣传到位,经营场所管理规范,环境优良,交通有序,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齐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城乡的变化,市民群众看在眼里、甜在心头、喜上眉梢……
百姓笑脸成“美丽廊坊”“标识”
7月的廊坊,随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步步深入,城市之变、市民精神面貌之变随处可见,惊喜总是不期而遇,文明与人相伴而行,美丽的风景画在路上,创建的标识洋溢在市民脸上。
城市颜值价值“并跨越”。城市品质和治理水平的升级,加速了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核。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创新“套餐式”审批服务,推行全程代办服务,营造了便民、利企、亲商的审批环境。各政务窗口单位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文明服务水平。
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同增强”。广阳区馨视界社区建起自治组织——民心议事会,135名成员包含了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五方代表,为36栋住宅的2360户居民办好事,开展环境整治、绿化、公共设施维护等。社区志愿者李玉芹说:“创城实在好,小区变化大,作为老居民,建设好咱的家是本分,为廊坊创城作贡献是咱的责任。”
“以前这里人、车、商贩混杂在一起,进不来出不去的,走着不便,看着心乱,现在这街面多好啊。”得胜路上豆鲜居老板任雅彬在这儿卖豆腐已经十多年了,他眼看着市委书记冯韶慧督导检查时从店前走过,也眼看着这条街变得干净齐整有秩序。
6月19日,市民王玉平来到改造完成后的八大街综合市场,她说:“现在的市场干净敞亮了,看哪都规矩舒适,不买菜都想来转转。”
安次区仇庄乡宋王务村,乡风文明示范街两侧农房风格统一,墙上公益广告图文并茂,行走村中移步易景,如沐春风。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戚成说:“创城开始后,房前屋后的465平方米粪堆被清理干净,村里净了、绿了、亮了,60亩地的休闲公园也建好了,叫我住市里去我都不去。”
干部党性修养群众文明素养“双提升”。如火如荼的创建,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务实为民创建锤炼了干部党性,实干实战办事锻炼了干部能力,也更拉近了党群干群鱼水关系。饮水思源,市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建共享意识发于心见于行。
着眼广泛动员全体市民身入心入加入创城洪流,3月25日起,我市启动并常态开展了“创城 我们一起”主题志愿服务活动。6月28日,市文明委、市创城办又集中启动了“廊坊有礼 文明健康”12项文明行动。感动于各级党委政府“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和各级干部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广大市民群众对创城的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将情感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争当文明有礼廊坊人,为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夯实了基层基础和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