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经济日报|河北廊坊“绿色招牌”添魅力

深冬时节,位于河北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河畔的万亩银杏林已脱下了绿装,数十万棵树木密密实实、笔直向天,汇聚在这片邻近首都的平原上。

大厂万亩银杏林工程,是廊坊市推动绿色发展的缩影。通过近年来全力打造“京津乐道、绿色廊坊”,廊坊近日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廊坊吸引京津高端产业项目转移的“金字招牌”,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效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

“廊坊10个县(市、区)全部与京津接壤,距雄安新区80公里,全域肩负着建设首都生态涵养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任务。”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说,特殊的区位,赋予了廊坊建设首都生态护城河的特殊使命。

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廊坊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确定了“三带、三区、三林、三网、十城、多廊多园”城乡一体、生态产业文化一体的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同时,全面对标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努力做到与京津和雄安新区生态规划一张图、生态建设一盘棋、生态保护一张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大规模造林绿化。

2014年至今,廊坊先后实施了“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等系列造林绿化行动,全市新造林227.69万亩,林地面积达到326.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86%,林草覆盖率达到37.98%。主城区新增园林绿地面积417.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6平方米。

廊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马江水表示,廊坊坚持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产业培育相结合,为百姓建起“绿色银行”。

坚持造林绿化与林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廊坊大力推广“生态林+经济林”模式,发展名优特果品、花卉、油料林等经济林。到去年年底,全市经济类林木比重达到38%,经济类林木面积达到124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279.09亿元,300多万亩有林地成为百姓的“绿色银行”。

“地上植树,林下种养”的林下经济已成为廊坊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廊坊重点推广林粮、林药、林菌等8种林下经济模式,提升造林绿化含金量,千方百计鼓起百姓“钱袋子”。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扩展到15万亩,林下经济企业超百家,年产值超过5亿元。

廊坊还将造林绿化与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紧密结合,将植树造绿项目与旅游相结合,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观光采摘等旅游品牌,建成永清林栖谷、香河万亩荷塘、大厂旅游环线、固安永定河自行车运动公园等优秀森林旅游景点。

流淌千年的北运河碧波荡漾,香河机器人小镇掩映在河畔绿树丛中,上百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在此落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优质项目的必要条件。”冯韶慧说,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是建设绿色屏障拱卫首都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全面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更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必然要求。为此,廊坊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开展“增高减低、去劣上优”的产业置换。廊坊累计清理整治1.3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全市共完成7.7万户煤替代工程,并积极退出钢铁产能。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廊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廊坊累计引进京津项目505个。(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马珉璐)

上一篇:市委宣传部举办新闻发布工作培训
下一篇:河北省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