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广播电视台:
从《治山记》系列报道强化“四力”
2018年底,廊坊广播电视台策划组织的“三河东部废弃矿山治理”采访活动,就是一次增强“四力”的生动实践。
三河东北部78平方公里的山区是廊坊市唯一的山区。经过数十年的开采,被破坏的矿山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到处可见矿坑、残山和断壁,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成为近年来我市环保工作中一大难题。2016年以来,三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实施东部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使东部矿山旧貌换新颜。
初冬时节,廊坊广播电视台报道组利用一周的时间,深入矿山治理一线,迈开双脚、开阔视野、观察思考、改进文风,深入基层、走近群众,见证矿山治理的显著成效,感受生态环境修复为三河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四集系列报道《治山记》在《廊坊新闻》播发,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迈开双脚,探寻矿山治理足迹。走进三河市东部矿区治理现场,报道组就被眼前的景观震撼了,在昔日数十米深的废弃矿坑里,拔地而起一个个巨大的平台,无声地向记者讲述着矿山治理的艰辛与成绩。报道组在“记者手记”中写道:“当施工人员指着一处处宽阔的平台,讲当初这里的矿坑有多深时,记者脑海里就会跳出一个词——‘愚公移山’。 三河市正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书写了东部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的宏伟篇章,他们满怀赤子情怀和责任担当,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苦仗,用智慧和汗水,将绿色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如果没有深入一线采访,如果没有踏上矿区最高的那座山峰,记者就无法想象矿山治理难度和取得成绩的不易,更无法发出“愚公移山”的感慨。在今后的采访中,广电新闻工作者将坚持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到现场去,采取各种形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创作沾着泥土芳香的好作品。
独具慧眼,捕捉生动故事。矿山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无数个奋战的日夜,而且治理工作涉及国土、交通、公安、安监、生态环境等各个部门,需要15个标段的监理、设计、安全管理等多个工种协调联动,这里面的故事数也数不清。来到基层这个“富矿”,记者就是寻找“宝贝”的探矿者。经过全方位的采访和多次讨论,最终以“众志成城,协调联动”为主题,以如何解决六、七标段衔接处的施工问题为切入点,将矿山治理工作中“前后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工作理念记录下来,也展现了“一个治理区、一个指挥部、一套工作方案、一幅作战图”的治理模式,以独特视角讲好矿山治理的精彩故事。
深度思考,体现时代精神。三河东部矿山是廊坊境内唯一的山区,矿山治理是记者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很多专业名词和术语需要在采访中学习。在矿区集中采访的一周时间里,记者们一路看,一路思考,面对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三河人如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成功经验?又如何用有限的篇幅和贴近生活的语言将治理工作的艰辛和成绩讲述好?当记者登上治理工程中台阶数量最多的那座山体,看到身后治理之后平坦的12级台阶和对面未治理的犬牙交错的危险山体,决定从这里切入,在画面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治理工作的“难”和“巧”。面对错综复杂的报道任务,正是有格外清晰和善于思考的头脑,才能梳理报道思路,最终创作出有厚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磨炼 “笔力”,“描绘”精彩篇章。一个好的故事需要好的讲述才能走进观众的心里。此次采访过程中,报道组白天深入矿山治理一线,采访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每个采访点上的笔记都满满当当的。晚上,就在住处撰写初稿,既要力求报道有深度,又要保证有新意,大家经常为用哪个词更贴切恰当而争论起来,常常写稿到深夜。最终将系列报道定名为《治山记》,从整体工作、攻克难题、协调联动、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矿山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报道。
“三河东部废弃矿山治理”采访活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勤练“四力”,不仅是提高新闻队伍业务素质的关键路径,而且是培育和践行优良学风、文风、作风的基本要求,更是多出精品报道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广大广电新闻工作者将科学认识和把握“四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在练好“四力”上下功夫,更好地推动广电事业快速发展。(记者 马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