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一个地区发展强大而厚实的根基。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号角,小城廊坊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这里的人民用智慧和勤劳成就了廊坊发展的“加速度”,也尽享了廊坊改革发展释放出的巨大民生红利。

医疗养老事业阔步前行,教育就业工作浓墨重彩,住房用水保障日臻完善……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意义非凡的历史节点,回首往昔,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次第展开。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2018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435元和16865元,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二位,比新中国成立初分别增长144倍和414倍。

这,正是廊坊70年来的民生巨变!

这巨变,我们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这巨变,我们亲身经历、铭心刻骨、触手可及……

医疗养老阔步前行,为百姓撑起一片蓝天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医疗卫生是重要的民生项目,也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

从缺医少药到签约家庭医生入户为居民诊疗, 70年间,廊坊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步履坚实、成绩卓著,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中国成立前,廊坊地区缺医少药,少有的私人药社大都集中在重要集镇,药价昂贵,普通民众就医困难,农村卫生缺乏管理,疫病经常流行……1949年,廊坊地区仅有79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这是《廊坊市志》中对70年前廊坊地区的公共医疗卫生情况的片段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医疗卫生工作,这种局面逐步改善。廊坊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医疗卫生人员数量、医疗机构建设、医疗技术进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974年,廊坊地区人民医院研制的华北第一台大型高压氧仓投入使用;1989年,河北省开办乡村医士函授,廊坊市卫生干部学校与河北省医学院联合招收557名乡村医生参加培训;1999年,全市集体儿童体检率达100%,散居儿童达80%……

特别是在2016年以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人民健康地位日趋重要。我市依托实际,创新提出“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健康中国的“廊坊路径”。目前,我市拥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6221个、床位2.4万张,形成了主城区10分钟医疗急救圈。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市民发现,在医院就诊开药,一些药品价格比药店的零售价还要低。这是因为全市31家市、县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了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标志的综合医改,药品平均降价12.5%。而像签约家庭医生、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医改举措,正在让每个老百姓都享受到医疗卫生红利。

医养不分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服务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市养老模式持续探索创新。

三河燕达的医养康相结合模式、广阳区创新推出的“长者食堂”等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正在逐步推动我市建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达66.37%。同时,借助区位优势,我市正努力让北京、天津的养老政策惠及到廊坊的养老机构。

教育就业浓墨重彩,谱写一曲曲奋进之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要“少年强”,就要高质量的教育。

74岁的大城县退休老人边国恒回忆:“玉米饼子和咸菜是中午饭,早晚都是稀粥。上课时饿得呀,心里发慌。好几个年级的孩子都在一间教室,一个老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同年级的孩子年龄差距也大,我姐姐比我大三岁,可比我还晚上两年学。即使这样,那时的孩子能上学就是幸福的。”

从艰难时期一路走来,廊坊的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到1995年十年间,廊坊将基础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总投资4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2002年,我市提出将“普九”向两头延伸,把重点转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

目前,我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达到100%,学校和学生数分别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46倍、182倍。

与此同时,教育提“量”,“质”更不能放松: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孩子们的课堂更加有趣,授课更加直观;着重关注消除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孩子们的就学环境变得更舒适;今年我市又计划实施34个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市的就业保障工作逐步上档升级。

1993年5月,我市劳动力市场开业,劳动就业工作进入市场调节轨道。守住人民的底线,保障人民的福祉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一直在促创业、扩就业、稳就业上下功夫,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十多年保持全省最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催生了就业市场的变革,也对劳动力结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廊坊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暂行办法》《廊坊市优秀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办法》《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廊坊创业发展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政策,为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步提升引进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和“千人计划”专家数量。

住房用水日臻完善,开启一扇扇小康之门

清爽宜居美家园,这是改善民生、增进幸福感的重要落脚点。

1947年,廊坊城区面积0.5平方公里,道路窄且是土路,城区只有平房3000余间,多数低矮破旧。1975年,上海同济大学来廊办学,城市规划进修班师生协助廊坊地区建筑工程局,编制了城区总体规划。此后,廊坊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逐步建设成为高楼耸立、商圈繁荣、生态优美、公共设施日臻完善的现代城市。

如今,走在艺术大道,徜徉于丹凤公园,走进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座城市不仅给廊坊人民带来的是美的震撼,还有宜居宜业的享受。

大环境在变,小环境也在变。有人说,一所房子能点亮一个家庭的幸福梦,这话不假。“让居者有其屋”是美好社会的写照,也是许多人的愿望。

对于住房变化的感受,82岁的退休老人解延清最有发言权:“以前,我们祖孙三代人挤在一个40平方米的房子,厨房、卫生间什么都没有。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住上了楼房,现在我和老伴儿俩人就住着100平方米的楼房,条件比之前更好了。”

近年来,廊坊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上全面发力:棚户区改造让十几万百姓喜迁新居,保障房建设让十几万户群众有了“家”,老旧小区改造让200多个小区旧貌换新颜。

说到老旧小区改造,用水问题就不得不提。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网老化、水压不足导致的用水难问题。事实上,在廊坊,用水难并不单单是老旧小区的“专利”。

廊坊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9立方米,是河北省人均水平的58%、全国的10%。

上世纪50年代初,城区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靠砖井水,城区有砖井17眼。1969年,当时的安次县在北大街县财政局院内凿水源井1眼,并在井旁建起容量30吨的水塔。1970年,我市才采用户外集中供水方式向居民供水。

如今,长江水跨越千里进入廊坊市区、输送到千家万户,廊坊供水终于实现了由单一水源到双水源的提升,也实现了从水源短缺到水源充足、水质提升的转变。每年可涵养地下水3000万立方米,廊坊供水进入“新时代”,南北共饮长江水不再是梦。

70年峥嵘岁月,是一段故事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成长的开始。站在新的起点上,廊坊人必将投身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踏上新征程,不负光阴,用奋斗续写民生事业的新辉煌。(本报记者 邢建平)

民生事业篇

一枝一叶总关情

本报记者 金志超 李建国 陈童刘向 贾珺 卢锋 图 (除署名外)

市民在城市绿道中散步。

2016.10.11 固安县城水厂工作人员检测地表水质。

2007.8.31 香河敬老院老人开心包饺子。

2019.9.16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中,工人更换楼道窗户。

2018.9.18 市民通过手机应用搜索附近公厕。

1976年三河县新集公社关瑞林为村民诊病。

李日宣 摄

2018.11.27广阳区康乐社区食堂,老人乐享丰盛饭菜。

2018.10.29 迎春路两侧老旧小区改造。

2019.5.22 廊坊保障性住房,幸福佳苑小区。

2018.8.15 小区居民清晨健身。


上一篇:廊坊市各地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下一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第五场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