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姿美景舒画卷——廊坊城市建设化茧为蝶

从1949年到2019年,廊坊有着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70年,时光流转;70年,岁月沧桑。廊坊城市建设化茧为蝶。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舞台上,廊坊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四区一城”功能定位,高质量做好“三篇大文章”,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加快城市建设,生动诠释了“经济强市、美丽廊坊”的发展内涵,也将廊坊城建的辉煌成果载入史册。

今天的廊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盏盏路灯点亮街道。四通八达的路网骨架展露真容,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整洁清新,绿地碧草茵茵,公园姹紫嫣红,孩子笑靥如花,老人安详平和……一步一步,铿锵的足印深深将城市建设落于改革深处、发展实处、民生微处,续写着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道通衢,构建现代化城市大格局

建国初期,廊坊城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屈指可数的几条街道总共不足3000米。

“要想富,先修路”,朴素的民谚阐述的是一个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廊坊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着眼未来,大视野谋划,明确了交通先行的经济发展战略。

1963年,城区兴建第一条沥青路金光道;1969年,天津地区迁址廊坊,城区道路建设开始起步;1989年,廊坊地区改市,同年规划城区路网,并开始外环路建设。之后,广阳道(银河北路至广阳桥)、西外环、南外环(银河南路至龙河)、光明西道(永兴路至龙河)等一条条城区主干道先后建成,城市的骨架逐渐壮大。

……

忆往昔岁月,看今朝风华。

近几年来,廊坊强力攻坚路网畅通工程,共提升改造道路31.6公里。畅通无阻的发达路网,让这座城市活力迸发,发展的激情翩然盛放。

艺术大道横贯东西,其西延工程如火如荼,待全线修通后,将成为城市路网主轴,西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接天津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廊坊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门户城市加油助力;西南环线工程主路通车,使外环路真正“环”了起来。

广阳道东延、新华路北延工程主路通车,成为主城区与廊坊开发区互联互通的主动脉,拉开了城市发展大框架;金光道东延、永兴路南延工程相继通车,加速无缝对接、促进共融发展;银河路、爱民道提升改造工程引入京企,采用国内领先工艺设备,刷新了道路提升的“廊坊速度”。

9月15日,光明道上跨铁路立交桥工程正式开工。这座世界首座上跨高铁的钢桁梁桥全长2.005千米。未来,这座飞架东西的主桥必将成为廊坊新地标,也将成为以京沪高铁廊坊站为核心的商贸圈内最高端最靓丽的现代化城市样板。

城市向外,路网体系四通八达;城市向内,品质之城血脉畅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公路通车里程1828公里到今天通车里程10994公里,路网密度全省第一,6倍增长的数据,见证了天堑变通途的城市进程,以及城市“成长”的阶段性跨越。

70个春秋过去了,廊坊的城市框架布局、内在功能、外在形象都实现了华丽蜕变,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靓美新城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阔步挺进。

绿色生态,亮出宜居家园新名片

1982年,廊坊城区仅一个新华游园。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人民公园的建成揭开了城市综合性公园建设新篇章。作为廊坊最“资深”的公园,人民公园开园至今,多次升级改造,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重要场所之一。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加快建设公园游园的步伐廊坊走得坚定而有力量。

建市30年来,作为未来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廊坊立足市情、对标先进、放眼世界,秉持“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式”城市发展定位,以公园游园、绿道绿廊、景观节点建设打通城区绿色“经脉”,全力打造京津冀交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增长极”,为加快建设门户枢纽城市开动“绿色引擎”。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揭开廊坊长长的生态画卷可见:自然公园、文化公园、丹凤公园、瑞丰公园先后开园迎客;花海“围城”,廊坊500余万株市花月季点亮“月季之城”;城市里,每隔500米可见一处“绿色客厅”,树木葱茏、花繁草茂;朝阳森林公园建设快马加鞭,一座生态之“恋”公园将在城市东部呼之欲出。

俯瞰这座城市,300多万亩森林,瀚如海洋,群绿层叠。几年来,我市建成绿廊绿道55公里,街头游园50余个。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6平方米,艳彩点缀其间,遍地花红迷人眼。

“现在廊坊到处都有公园,并且各有特色。”草木无言,绿荫会意。美容造绿工程给廊坊城区的“绿网”建设打上了一个又一个完美之结。

绿色是宜居城市的主题色。生态建设是“主”,绿色环保是“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住绿色重心,就抓住了科学发展的“主流”。

这其中,污水处理至关重要。去年,我市在已建成的现有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城区铁路北污水处理厂、万庄再生水以及凯发污水处理厂扩建投入运营。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1万吨/日,充分满足了城市污水处理需求并预留至2020年发展。

污水化作清流,将染绿家园,净润土地。一个蓝天碧水的生态宜居新城正款款走来。

精雕细琢,铸就品质新城硬品牌

一座城市犹如一件艺术品,必须精雕细刻,才能彰显其魅力。

立足城市发展定位,廊坊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狠抓环卫、厕所革命、供水、供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项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描绘了一幅幸福的民生画卷。

廊坊城市建设不断提质增速,表里兼修提升宜居品质,路净城洁展示华丽蝶变。坚持“以克论净”道路深度保洁模式,着力建设机械化队伍,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目前城市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3.1%。

2017年,廊坊市地表水厂建成投用,改变了我市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历史,城市供水实现了由单一水源到“双水源”的“量”的提升。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煤改电”工程首个采暖季,城乡7399户居民生活变得加清洁、安全、便捷,也让京津冀地区天蓝水净。

市政基础设施不遗余力。2017年实施市区4座泵站项目建设;2018年启动市区6座泵站建设,2019年6月底前投入使用,市区总排水量能力提高到154.1立方米/秒,较上年排水能力翻一番。同时,下力气清淤泥、疏管道,尽最大努力解决城市内涝。

老旧小区改造可圈可点。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共涉及72个小区,改造面积92万平方米,10月底前8145户居民将旧址变新“家”。

……

与此同时,廊坊在城市建设中深入挖掘历史资源,打造具有历史特色的游园和景观,增强城市的文化厚重感。

信步文化艺术公园北侧,第什里风筝、固安焦式脸谱、胜芳挎鼓等展现廊坊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在景观墙上汇聚;置身瑞丰公园,有以中国传统活字印刷术展示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长廊,有深入挖掘安墟古文化脉络的安次园中园;走进丹凤公园,100多个品种10余万株月季“芳浸廊道”,深刻挖掘月季文化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八干渠、大皮营引渠、龙河三条河渠上,规划建成了历史长廊、人文长廊等六个景观“廊”,文博坊、名贤坊等九个景观“坊”,处处展现历史文化风情。

入夜,华灯初上,廊坊一片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一幢幢楼体灯饰把这座城市点缀得美轮美奂……

梦想照亮前方,奋进正当其时。

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大美廊坊,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谱写新的绚烂篇章。(本报记者 王洋洋)

上一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成就综述
下一篇: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9月16日起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