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新苗
——我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5月11日,我市2019年首批“新时代好少年” 先进事迹发布暨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展示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刘向 摄
5月11日,管道局中学综合馆礼堂座无虚席,暖意浓浓。当天,2019年首批廊坊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现场发布会暨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展示活动成功举办,20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模范代表身披绶带,立志建功新时代,展现着廊坊新时代好少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组织开展的多个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一。”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教育科科长苏红然介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近年来,我市组织开展了廊坊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以学校、社区为依托,组织全市未成年人广泛参与其中,引领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组织开展了全市优秀童谣征集、推广和传唱活动,评审出优秀童谣150首,并编印《2018年廊坊市优秀童谣作品集》,同时于今年7月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的启事》,吹响了新一年童谣征集活动的号角……
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陆续启动,丰富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精彩活动不仅在市区接连上演,更实现了在各县(市、区)“遍地开花”。
大厂回族自治县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文明校园创建、“我爱大厂文明城”、向国旗敬礼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文安县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固安县开展了“爱心奉献学雷锋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永清县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春风化雨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将廊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高潮。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希望活动形式多样、活动范围全覆盖,更希望调动全社会参与共建。”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谷永超表示,近年来,我市动员全社会力量,持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编织成一张无缝隙的关爱保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的良好环境。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交到了新朋友,还全方面地锻炼了自己。”今年11岁的黄馨蕊,已经在青少年宫度过了7个假期,播音、声乐、中国舞、古筝等多个培训课程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她的文化素养。
青少年宫是孩子们暑期的好去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校外教育阵地之一。目前,我市已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6个,普遍开设了古筝、二胡、葫芦丝、笛子等传统乐器以及绘画、书法等20余种公益课程,大厂、香河、霸州等活动中心儿童阅览室节假日全天免费开放。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积极组织实施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各级乡村学校少年宫107所,全市90个乡镇各至少建有一所以上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中央、省、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目标。
包括青少年宫在内,全市各部门、各单位正团结一心,携手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市妇联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创建,2018年、2019年,市妇联相继成功举办两场廊坊市亲子阅读大赛活动,推荐获胜家庭参加河北省家庭亲子朗读竞赛活动,并以寻找“最美家庭”为主线,城乡社区“妇女之家”为主阵地,不预定标准、不设定门槛,大力提高群众参与率,现已评选出廊坊市最美家庭220户;市教育局以创建特色文化校园为突破口,以经典诵读为抓手,在2008年至2019年陆续开展了11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全市中小学师生进一步形成了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的良好习惯;市科技局以社区共建、科普基地、科技活动周为载体,积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
“共建离不开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更离不开学校这个最重要的载体参与。”谷永超表示,我市一直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内容,把一个校史馆(展)、一枚校徽、一批社团组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一个善行功德榜、一个家长委员会、一个校园网站、一个校园广播站、一个心理健康辅导站、一条维权热线等“十个一”建设纳入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将师德缺失、校园欺凌等列入负面清单等等。
“目前,全市培育了管道局中学等50所市级文明校园示范校和69所市级文明校园,每个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谷永超说,我市还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长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心语护航 阳光成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公益活动,还不断扩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当前全市各县(市、区)已经建成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10个,心理咨询人员200余名,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1000余名以上。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市将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力度,完成好这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本报记者 裴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