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高质量发展2019年中回眸重大系列报道之国土规划篇
妙笔丹青绘新城
艺术大道西延工程建设当中。本报记者 刘向 摄
新时代,新规划。
当前,党中央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把握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对京津冀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空间格局重塑,打造“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世界级城市群空间体系,形成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这个体系当中,廊坊被定位为重要的节点城市,全域划入中部核心功能区。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雄安新区三大历史工程部署,为廊坊北、中、南三大板块加速崛起提供了良好契机。
廊坊抓住这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以塑空间、强交通、优生态为突破口,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全面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续写时代精彩。
“大手笔”塑造城乡空间布局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廊坊经济社会特别是城市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廊坊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积极配合中央和国家部委搞好顶层设计,努力将廊坊诉求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着眼于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和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结合新一轮规划修编,市委、市政府对廊坊城市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与京津协同发展示范区、发展临空经济对外开放引领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先行区、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京津走廊生态宜居城市“四区一城”的功能定位。
今年,廊坊围绕“四区一城”的功能定位,积极开展《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实施工作,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廊坊市中心城区、永清县、固安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团式发展,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整合空间资源,同时构建形成各组团之间舒朗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一主、两副、三区、四轴、多点”的廊坊市域空间发展结构。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实施,作为京津冀交界区域重点城市,廊坊举全市之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开展重点规划,实现北中南三大板块加速崛起。
——配合编制《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积极建立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规划“1+5+12”规划体系,推动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同城化发展。
——配合编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建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1+3+13”规划体系,推进与大兴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对标雄安新区规划,配合保定市开展《河北雄安新区周边区域管控区国土空间规划》《河北雄安新区周边区域协调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促进南部区域高质量发展。
规划已定,蓝图已画。根据规划方案,廊坊将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提升形象品位,增强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规划理念和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等功能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通血脉”拉开城乡发展框架
市区与廊坊开发区连接的艺术大道,是廊坊第一条景观大道。纵眼望去,路正道宽,干净整洁,笔直向前。道路两旁绿树婆娑、景观如画。
随着廊坊城区的不断扩展,现如今,艺术大道已经成为廊坊北部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东至“梦廊坊”文化产业园,西侧融入连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路网体系,与西昌路连接,形成环廊坊主城区的外环线,将成为直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迎宾大道。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脉络通,百业兴。
今年廊坊继续实施打通“断头路”、提升改造主次干道等工程,进一步打通城市“中梗阻”、畅通“微循环”。
市区金光道西延(东侧200米)、荣开路(北侧可实施路段)、北凤道西延、新源道西延(东侧400米)、辛庄道东西贯通(永兴路—常青路段)、辛庄道(规划二路—常甫路段)、建设路(永丰道-光明东道)共7个区段实现了主路通车。育英路、育才路、古县路西延二期、瑞丰道东西贯通工程年底前主路通车。光明道上跨铁路立交桥和艺术大道下穿桥两项城市标志性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正在全力推进。
在畅通“微循环”的基础上,继续大手笔打通“主动脉”。廊坊着力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功能,提升形象品位,增强承载力和竞争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廊坊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布局中率先突破,密涿高速廊坊段贯通,京秦高速京冀段、冀津段建成通车,潮白河燕潮大桥具备通车条件;京雄城际廊坊段、新机场北线高速、津石高速开工建设;京唐铁路、廊涿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平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和京雄、京德高速、荣乌高速新线廊坊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领域的交通一体化正逐步成为现实,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初露端倪。
如今,廊坊与京津对接的干线公路达到17条、28个接口,全市公路路网密度全省第一;廊坊境内规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8个,新建轨道里程约269公里,估算投资约627亿元。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调研员刘庆余介绍,这些项目建成后,廊坊“六纵七横”的轨道交通网将初步成形,京津廊交通一体化网络呼之欲出,必将增强京津冀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出行会更加便捷,选择模式也更加多样。
一系列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与推进,为廊坊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筑基助力。
“优生态”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继丹凤公园、瑞丰公园之后,廊坊规划建设的又一大型综合公园——龙河中央公园开园亮相。
作为城区南部面积最大的公园,龙河中央公园位于龙河高新区核心地块,富余道与龙盘路交口附近,规划面积近200亩,分南北两园,总投资2亿多元。该公园2018年1月开始规划,当年7月开始动工。规划前,其投资建设方综合考察和分析了国内外重要公园建设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市民需求、自然生态特点,确定龙河中央公园的整体布局为“一轴、两核心、一带、多点”。
“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做到‘四时有景’。”参与公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介绍,“春日的‘浪漫樱花’,夏日的‘花海跃影’‘柳岸莺啼’,秋日的‘茱萸红叶’‘枫涛秋实’,冬日的‘苍松劲柏’……让游客在不同季节感受不同的风景。”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这份“总规”中,在城市职能方面,廊坊将重点承担区域生态保障职能。
今年以来,廊坊立足市情,对标先进,牢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游园、绿道绿廊、景观节点,打通城市绿色“经脉”。
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6平方米,城区街头游园数量已达112个,一幅“绿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的美好人居环境画卷已经绘就。
月季花是廊坊的市花。今年,廊坊计划投资2.5亿元,规划建设占地约500亩的朝阳月季主题公园。建成后的主题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集中观赏月季的休闲场所,还将吸引全国的游客前来游览。
除了片片花海,“一步一游园”也是市区一道靓丽的景观。今年廊坊将海绵城市理念、生态城市理念融入游园规划建设之中,在主城区主要十字路口及重要节点提升改造、新建游园,通过下凹式绿地、集水型绿地、雨水花园、立体绿化景观等营造生态游憩空间,让更多市民百姓见到绿地、亲近绿地。
廊坊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河渠修复及景观规划建设工程,加快启动二期河渠护坡和重要节点工程建设,实施老六干渠和大皮营引渠河渠护坡加固、绿化,提升河渠边坡的景观效果。
秀美心安是吾乡。廊坊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做大了城市规模,繁荣了城市经济,彰显了城市魅力,满足了市民需求,实现了城市发展不断升级,让城市更美好。(本报记者 马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