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多彩·平等·包容——写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之际

2018年8月22日拍摄的中马友谊大桥。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 白 洁 王卓伦 郑明达 季小波

万物并秀时节,交流互鉴盛会。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北京隆重开幕。文明之约,应者云集。多国领导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亚洲47个国家以及近50个域外国家的各界代表将齐聚北京,聚焦共同命运,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架设一座桥梁●

在交流互鉴中探索相处之道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2019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音乐家》中的乐曲熟悉而又震撼。5月17日,这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首部合拍电影即将在中国上映。

战火纷飞年代,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这两位音乐家结下患难之谊;今天,他们以音乐激励人民抗击法西斯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艺术,可以跨越国界,成为交流的语言;文明,可以穿越时间,在交融中涤荡心灵。

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5年前的春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向世界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勾勒出各国文明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璀璨绚烂,和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从未改变。

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到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秉持正确义利观,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再到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不同于一些零和博弈的思维和搞国际关系“小圈子”的做法,中国引领的一条国与国相处新路正在铺就。

“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深刻道出文明与和平的关系。

博鳌亚洲论坛、亚信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系列会议、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放眼亚洲,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对话机制不断发展,一场关于“文明”的讨论呼之欲出。

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这是中国领导人深邃思考的要义所在。

2014年亚信上海峰会、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先后两次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与会国家积极响应。此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与有关国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活动,为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对话大会聚焦文明这一主题,不仅为多方交流互鉴架设起了桥梁,也是亚洲现有合作机制的重要补充、丰富和完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

●凝聚一种共识●

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共同发展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出土自老挝的史前铜鼓、公元前4千纪的沙特石雕人像……13日,“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看。

文明交流互鉴,正是各国互利发展的精神底蕴。

半个多月前,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闭幕,达成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

如今,源自中国、惠及全球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建成一条文明之路,汇聚起各国共谋发展的时代动力。

这是一个个融通合作的现代“奇迹”——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有了出海通道,白俄罗斯创建起轿车制造业,马尔代夫架起第一座跨海大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

这是一个个沟通心灵的亚洲故事——中国医生为柬埔寨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治疗,给数以千计的患者送去光明;中国援建的小学让更多的老挝孩子背上书包,走进知识的殿堂;青岛“海水稻”在迪拜沙漠实验种植成功,为沙漠地区实现粮食自给、打造“人造绿洲”带来希望……

文明之光,照亮前路,启迪未来。

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孔达帕利说,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对避免文明冲突、促进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非常必要,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文明,并通过对话实现互利共赢。

沿着文明进步的足迹,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正同亚洲各国一道,在相互交融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视角、新方案。

●同筑一个未来●

在携手前行中汇聚精神力量

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本身就有着多元文明。通过对话促进融通互鉴,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的亚洲将更加多彩多姿,这是中国对亚洲乃至全人类作出的贡献。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这是凝聚各方共识的铿锵行动——

“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文明交流互鉴主张,引发全球共鸣,产生深远影响。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中国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

根植历史、面向未来,这是倡导命运与共的宽广视野——

4月底,中国先后同柬埔寨、老挝签署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将构建命运共同体由愿景计划转入全面落实阶段,成为不同文明、国情各异国家间开展紧密合作的最新例证。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纽带。

主张摆脱以往不合时宜的征服型文明心态,超越“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元化,建构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全球新型文明观……

自2013年提出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被写入多份联合国决议以及国际会议成果文件,为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即将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体现出中国对传承和弘扬文明的守望坚持,更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作出了表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上一篇:廊坊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精神座谈会
下一篇:4月中国经济“成绩单”今出炉:多指标预计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