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答卷——2018廊坊经济社会发展记录之四
惠民实绩暖人心
廊坊市艺术大道。(资料片) 本报记者 刘向 摄
本报讯(记者 刘飞)安次区参保职工李羽患有白血病,多次治疗就医花费170余万元。得益于廊坊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共为其报销150万元,多重保障让李羽安心治病,没有因病致贫。
在过去的一年中,“民生幸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美丽底色。31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受益居民达3100户;社区养老走出新模式,“长者食堂”飘出幸福味道;煤替代工程大幅推进,近百万户农村居民用上清洁能源……
从可圈可点的具体措施,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一份份民生成绩单暖了万千百姓心。2018年1至11月份,全市民生支出43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3%。
其实,类似李羽的例子并不少见,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医疗改善带来的福利,看病就医不再是难事。孩子感冒流鼻涕,市民董卫东急忙拨通家庭医生的电话进行咨询,按照医生的叮嘱,他给孩子喂了药,心里踏实许多。家庭医生正逐渐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加快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合作步伐,全市7所三级医院均与京津医院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20余家二级医院与京津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群众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和实惠。
如今,我市已经建立起了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廊坊智慧医保”平台在全省率先成功搭建,将医保业务搬到网上,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没建智慧医保平台的时候,上午10点大厅就排满了人,业务集中时队伍会排到门外;现如今人们在家就能办这些手续,来大厅办理的寥寥无几。”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缴锡照介绍着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
“手头越来越宽裕,生活也越来越讲究。没事下下棋、看看书,退休后的日子很惬意。”从企业退休的韩文同悠闲地到社区阅览室看书。用他的话说,政府每年给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他现在的退休金比刚退休时翻了一倍。
2018年1月1日起,我市再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月增134.12元。这一惠民政策,为城乡居民增添了更“给力”的幸福筹码。
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关爱服务,政府和职能部门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广阳区以“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为契机,创新推出“长者食堂”,现已惠及6个社区7000余名老人。
“年纪大了,买菜做饭对我们来说成了挑战。有了这食堂,吃饭不发愁,饭菜不贵,也适合老年人口味。”家住康乐社区的李秀会每天中午都和老伴到“长者食堂”用餐,“长者食堂”让他们的生活少了孤单,多了温情。
衣食住行,处处关情。2018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截至当年11月底,所有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共完成华秋里等31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建筑面积29.09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100户。
“地面平了,路灯亮了,监控系统装上了……咱家老房子改造了,住着舒心又安全!你安心工作,不用担心我和你爸!”家住广阳区康宁街社区的陈双平和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通电话,语气里透着满足。
取暖是百姓冬日生活的大事。作为大气污染防治“1+2”核心城市、“2+26”传输通道城市,廊坊如何实现清洁取暖曾是一大难题。2017年至今,我市投入冬季清洁取暖财政资金87.86亿元,累计完成“气代煤”91万户、“电代煤”8万户,基本实现农村地区无煤化,近百万户农村居民用上清洁能源。
百姓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梦逐步成为现实,廊坊教育工作迈向全省前列。实施廊坊市主城区教育扩容提质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投入16.87亿元,启动38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建立“大北廊”“通武廊”“静沧廊”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北京五中大厂分校、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和北大附属廊坊益田实验学校建成招生,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北京优质教育资源。
“小”问题连着大民生。覆盖主城区和廊坊开发区的“厕所革命”,是廊坊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从一件“小事”着手的发力点。2018年,廊坊市建设部门按照每平方公里4座的标准,启动了市区和廊坊开发区129座公厕的建设,如今275座高标准公厕已覆盖大街小巷。
遍布廊坊城区的街头公园、绿地,满足了群众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远离喧嚣的期盼。冬日午后,在市区新华路与北凤道交口东南角的小游园,抖空竹初学者王金云正和师傅请教要领,“这儿环境好、空气好、位置也好,抖抖空竹散散步,心情更好!”
“这几年廊坊的游园越来越多,推窗见绿,移步见景。身边环境日新月异,让我感觉生活在这里很踏实、很幸福!”言语间,市民郭艳霞脸上展露出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