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市经济社会发生全方位历史性飞跃

全市经济社会发生全方位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本报记者 张春娥

11月13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局、市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的“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40年来改革脚步从城镇到农村、从经济领域向各个领域全面延伸、逐步深化,经济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已成为新的时代精神。

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经过40年,全市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2017年达到2880.6亿元,比1978年增长346.1倍,年均增长12.9%;全部财政收入达到673.1亿元,比1978年增长687.9倍,年均增长17.7%;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061.3亿元,比1978年增长364倍,年均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63.9亿元,比1978年增长917.6倍,年均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80.4亿元,比1978年增长310.8倍,年均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9亿美元,比始有外资的1990年增长110.4倍,年均增长12.5%;出口总值达到161.2亿元,比始有出口数据的1995年增长216.5倍,年均增长14.4%。在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均水平的提高,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578元,比1978年增长201.6倍。

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

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197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仅为2.9亿元,全部为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与民营企业还是空白。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实现从无到有,民营经济从弱到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21.5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占比调整为8.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05.1亿元,占比达到73.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96.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2.8%。

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农业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1.7:41.3:17调整到2017年的6.5:43.8:49.7,期间实现了由以一、二产业为主到由二、三产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63.9亿元。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4%、高耗能投资下降17.7%,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与此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显著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方式持续升级,消费理念更加超前,消费市场蓬勃发展。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4亿元,比1978年增长310.8倍。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8.5%,比1978年上升了52.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6.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7.8%上升到2017年的20.3%。

供给能力全面提高

由增量扩能到质量优先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345.9亿元,比1978年增长49.9倍;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粮食产量161.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产量622.6万吨,肉类总产量27.1万吨;农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2.8%。

工业生产水平快速提高,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92.4亿元,比1978年增长505.3倍。以创新为城市发展赋能,转型升级进程持续推进。2017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7%、26.2%、15.9%。

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2017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31.8亿元,比1978年增长1021.7倍,占GDP比重达到49.7%,比1978年提高32.7个百分点。其中,以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行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922.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4.4%。全市聚力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加速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廊坊蓬勃兴起。2017年,全市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3.4%。

基础设施完善升级

发展条件显著改善

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2017年,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21.6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园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全市共设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2个。总规划面积为366.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为177.94平方公里,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生产要素不断积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阵地。2017年,全市城乡项目投资达到1873.8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成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补齐短板的重要载体。

城市面貌翻天覆地,通信方式更具现代化。201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994.5公里,比1978年增长4.8倍。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0937.4万吨,比1978年增长20倍;货物运输周转量264.8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122.3倍。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46亿元,比1978年增长1427.8倍。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7.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6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32.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306.5万个。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邮政通讯实现了由信件邮寄到数字化通信传输的飞跃,设备种类不断丰富。

对外经济实现飞跃

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快

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201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9亿美元,比始有外资数据的1990年增长110.4倍,期末实有企业523个。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370.5亿元。其中,出口161.2亿元,比始有数据的1995年增长216.5倍。出口商品构成随着综合实力和开放程度的变化而演变,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全市机电产品、家具、化工制品、纺织原料及制品、矿物材料制品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0.4%,占全市外贸出口18.7%。

质量效益持续提高

人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财政实力不断壮大,金融业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673.1亿元,比1978年增长687.9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1.5亿元。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分别达到88.5%和76.7%。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582.7亿元,比1978年增长889.6倍;金融实力显著增强,金融市场繁荣活跃。2017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6133.9亿元,比1978年增长2044.8倍;贷款余额为5800.2亿元,比1978年增长1831.1倍。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2017年,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到470.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77665元,比1978年增长151.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74元,比始有数据的1985年增长55.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7元,比始有数据的1980年增长73.7倍。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居民住户存款达到3107.7亿元,比1978年增长8361.7倍。居民吃、穿、住、用、行水平极大改善。201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55辆、电视140台、空调118台、移动电话259部。耐用消费品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面普及的过程。人民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上一篇:首届雄安国际健康论坛举行廊坊市投资环境推介会
下一篇:图解:“改革开放看廊坊”——全市经济社会发生全方位历史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