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改革开放看廊坊】廊坊:民生实事绘就幸福生活新蓝图

工作人员向王文季老人(图右)介绍医药费用报销业务流程。记者 孙泽恒 摄

  长城网廊坊讯(通讯员 张迪 孙亚安 记者 孙泽恒 )“报销医药费需要的手续都在这张‘明白纸’上写着,我也看的明白。”8月31日,在香河县便民服务中心人社局业务窗口前,74岁的王文季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很快就办理完成了异地就医医药费用报销业务。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去北京看病拿药也能在家门口报销一大半,这样的好政策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享了幸福。”

  据了解,随着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启动,廊坊市作为“京津冀医保联网”试点,顺利接入省级平台,并实现了住院费用实行即时结算。截至目前,已为1.7万余名异地安置、转诊转院等人员办理跨省异地就医手续,实际结算1.1万余人,支付医保基金1.5亿元。

  近年来,廊坊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民生至上的原则,从最弱势、最困难、最需要关怀的群众做起,不断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件接一件的民生实事,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243.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6%。

  社会保障体系扩面提标

  “我无意间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县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招聘信息,按照求职介绍和步骤填写了个人简历。第二天就被通知到香河便民服务中心去面试,他们介绍了三家公司供我选择。”谈起当时的就业感受,市民刘颖惊喜犹在。从填写应聘信息到正式成为香河县为民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刘颖的求职过程只用了五天。

  廊坊市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不断向机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基层服务平台等输送人才和劳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1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6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5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0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由89%提高到96.2%,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5%以内,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低。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50万元提高到6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490元,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从40元提高到45元,封顶线由35万元调整为40万元。截止到目前,廊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319.03万人,参保率保持全省领先。

      据介绍,目前廊坊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04户、6113人,针对贫困人口因病返贫等情况,制定一户一策,开展精准帮扶,实施健康脱贫、助残脱贫、教育脱贫、危房改造脱贫、社保兜底脱贫、产业就业扶贫六项专项行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大厂评剧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为老人表演戏曲节目。记者 孙泽恒 摄



志愿者正在为敬老院的老人理发。记者 孙泽恒 摄


  民生保障标准逐步提升

  8月31日,记者走进了大厂回族自治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干净整洁的院落、温馨别致的环境,医务室、娱乐室、餐厅、厨房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记者看到,在服务中心的一角,来自大厂评剧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们正为居住在这里的孤寡老人表演戏曲节目,欢笑声不断。另一边,来自该县的志愿者正在为老人理发,关怀备至。据大厂回族自治县民政局副局长刘盼介绍,按照全省最高标准打造的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包括县中心敬老院、爱心家园和光荣院,现居住着64位老人和儿童,实现了全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孤儿集中抚养。

  近年来,廊坊市高标准落实各项养老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据统计,全市现有公办养老机构42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6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245个,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政府与社会共建、公办与民营互补、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去年7月份,廊坊市全面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救助、低保家庭高中生补助6项社会救助标准,其中五项达到了全省最高标准,且在全省设区市中率先实现民生保障标准城乡一体化,受益群众总数超过7万人。“我们顺应群众期盼,坚持保障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提标后,全市每年需要增加民生保障资金投入1.6亿元,切实让困难群众过上踏实的日子。”廊坊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建光说。


舞蹈爱好者在三河市文化中心排练舞蹈。记者 孙泽恒 摄

  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每逢周末,三河市文化中心都非常热闹。这里汇聚了大剧院、中式戏楼、道德讲堂、3D影厅、浩然文学馆、文化馆、体育功能区、博物馆、图书馆等多功能场馆,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来这里休闲放松的市民不仅可以观看演出展览,还能免费拜师学艺。

  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廊坊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生产消费两端发力、文化事业产业两翼齐飞,进一步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通过新建、改扩建、整合等多种途径,廊坊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先后建成了廊坊市文化公园、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自行车博物馆、壹佰剧院、霸州华夏民间收藏馆、三河市文化中心、大厂民族宫、香河县文化艺术中心、固安县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00个,城市社区和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基本上实现了以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阵地、镇级为纽带、村级为延伸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力打造“乡镇半小时文化圈”和“农村十分钟文化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惠及城乡。

  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加快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合作步伐,搭建了癫痫专病管理服务平台、远程会诊平台、独立设置的临床检验机构和“胸痛中心”、构建了智慧卫生“廊坊模式”,51家基层医疗机构可直接与北京阜外、北医三院等三甲医院知名专家进行在线实时会诊。全市7所三级医院均与京津医院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与北京部分市属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全市20余家二级医院与京津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查房、远程会诊、同质化培训等长期合作关系,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和实惠。

上一篇:用心用情用功谱写新时代乐章——各地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下一篇:中省市级媒体齐聚廊坊 聚焦廊坊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