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启示录

谱写新时代改革新篇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启示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高举起改革大旗,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一场新时代的思想大解放席卷神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由此步入崭新境界、结出丰硕果实。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高举改革大旗,破解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应运而生

隆冬时节,“特区中的特区”广东深圳前海一派勃勃生机——

80多个工地同步在建,一座新城拔地而起,16万多家注册企业、6万多家开业企业推动其经济总量跃上千亿级台阶……

仿佛一个巧合。1979年,开山填海的炮声震醒了沉睡的深圳蛇口,打响改革开放“开山炮”。

30多年后,一片泥泞滩涂上崛起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桥头堡”——深圳前海,与蛇口仅仅一山之隔。

不变的山岭,见证巨变的时代。从“深圳速度”到“前海气魄”,同样的是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不同的是时代变革背景下的改革使命与方向。

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地方考察,第一站来到前海。

面对这片处女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呼吁全党上下“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清醒的判断、坚定的态度、果敢的抉择,无不基于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发展时少,改革进程中解决了矛盾也积累了新的矛盾。

就在总书记广东之行后不久,广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将一张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公之于众:在广州投资一个项目,要经过20个委办局,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最快也要700多个审批工作日!

从历史的天空俯瞰当时的中国,“白发社会”已经到来,增长方式简单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失衡、实体经济乏力、地方债务高企……酝酿着系统性风险。

将镜头拉近一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公平正义的需要与日俱增,而既得利益集团固守藩篱,使人才上升碰到“天花板”,创新创业遭遇“玻璃门”,社会活力不足。

经过近40年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

速度与质量的权衡、活力与有序的把握、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两难甚至多难情况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固化板结,曾经的改革推动者成为深化改革的反对者……

中国的伟大变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

针对“往哪儿改”的困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答“要不要改”的疑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新区,强调“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下大气力解决体制机制弊端”;

破解“怎么改”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冒雨考察工作,在全面系统总结中国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改革规律,首次提出正确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问题;

……

在广泛调研中加深认识,在冷静观察中科学研判,在深入思考中谋篇布局。广东之行后不到一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深刻回答了事关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改革思想。

这是一位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抉择。

为系统梳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并将其上升为全党意志,2013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以一次中央全会专题讨论全面深化改革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旋即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通过半年多的征求意见、专题讨论、调查研究和反复修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草案)》正式形成,并在党的全会上获得全票通过。

决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被认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集大成者。

改革大旗高高举起,时代大潮势不可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既挂帅又出征,对改革整体布局、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

这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坚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道路,提出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价值取向,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

——谋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

——厘清了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把抓改革落实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同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用改革带动和推动各项工作。

这一重要思想贯穿着非凡的政治勇气、深厚的人民情怀、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科学的辩证思维、强烈的创新精神,既是改革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改革理论的重大创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十八届中央先后召开38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365个重要改革文件,确定357个重点改革任务,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绝大多数已经完成,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为继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深圳莲花山,东风浩荡,绿意盎然。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亲手种下一棵高山榕树。今天,曾经的小树早已枝繁叶茂。

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吸吮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乳汁,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在新时代的春雷中生根发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中茁壮成长,演绎着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觉醒。

这场伟大觉醒,冲开观念束缚,打破利益藩篱,让神州大地再次迎来一场新时代的思想大解放——

它击碎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定式,使新发展理念深植人心;

它冲倒了“不想改、不愿改”的思想藩篱,使不破不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坚定不移;

它打破了一些人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开启了坚定“四个自信”、为世界提供中国模式的秘钥。

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

新方法破解新课题——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推动改革,彰显非凡智慧和勇气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进入新时代,改革形势今非昔比:

——从改革范畴看,已经从经济领域全面扩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国防军队等各个领域;

——从改革进程看,“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从改革面临的阻力看,过去强调放权、授权的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理顺、约束权力,让伸得过长的权力之手“断自己的腕”。

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亟待揭开破旧立新的改革新篇。

站在时代的前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统筹部署、上下联动,使改革化解了“顶层设计不足”的掣肘——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从未摆在如此高度。

然而,多年粗放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虽早已步入穷途,却始终辟不出新径。细究之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不清,无法从源头上避免生态环境破坏;不同区域、部门诉求不一,国土开发和保护无法形成“一张蓝图”;生态补偿机制不建立,污染者、保护者各有所求难成“一条心”……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绝非几个地方、几个部门所能为,必须通过党中央集中领导和统筹,形成科学、长远、跨区域跨部门的顶层设计,展开全面、系统、有步骤有分工的工作部署。

从研究问题到制定方案、从谋划设计到协调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始终在党中央“一盘棋”部署下推进。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下,2015年的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形成了生态文明体制的纲领性架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四梁八柱,也就此锁定。

5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如同导航仪,引导改革超越既有利益格局,环保督察、河长制、国家公园等创新举措陆续面世,生态文明建设大步前行。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党的十八大期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政治、经济和生态、社会、文化、党的建设、国防军队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在重大改革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果断拍板、一锤定音,大大提高了改革决策效力。

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下设的6个专项小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各地区各部门也相应建立起集中统一领导的改革推进机制,上下联动、蹄疾步稳,把改革引向纵深。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突出重点、注重系统集成,使改革避免了“碎片化”的问题——

多年来,为管住小小一枚公章,各地区各部门使尽招数,却摁下葫芦浮起了瓢,甚至为管住一项权力却新增了多项权限。

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行不通了,靠几项改革举措零敲碎打更行不通了。

“要抓好改革任务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清晰指明方向。

既注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讲求“十个指头弹钢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谋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齿轮朝着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目标不断前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住土地这个核心问题,以“三权分置”改革为龙头,推出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多项举措,再次释放出中国农村的巨大活力。

司法体制改革,以司法责任制改革破除“审者不判、判者不审”顽疾,以员额制改革提升法官、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出台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改革举措一环扣一环,法治中国的根基不断夯实。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推进改革,鼓励改革试点和基层首创精神,使改革力避“闭门造车”的陷阱——

2015年3月底,重庆市试行《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然而仅仅7天,这项重要医改措施就暂缓执行,原因则是调查研究不够,方案没有周全地考虑部分患病群众的接受能力,实施后引起民意反弹。

改革方案质量优劣直接关系改革效果甚至成败。

“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

为弄清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多个部队,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建议。全军上下历时近两年,690多个军地单位,800多个座谈会、论证会,改革方案前后历经150多次调整完善……直至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军队改革迎来历史性突破。

“如旱天惊雷!”对中国军队改革,新加坡《联合早报》如此惊呼。

改革,还必须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通过试点为改革探索方法、积累经验。

从2013年起,福建三明市围绕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推进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2016年2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专门听取福建三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汇报;当年8月,包括三明市在内的八个方面24条医改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7年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推广至全国338个地市。

党的十八大期间,中央层面部署开展重大改革试点127项,已完成33项、扩围25项、正常推进61项、延期或滞后4项,待启动4项,为改革探路的作用不断发挥。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改革督察落实,建立改革激励机制、容错机制,有效防止了改革沦入“空转”——

全面深化改革,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十八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明确提出,“三中全会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要有时间表,一项一项抓落实”。

然而,改革越进入深水区,越遭遇“中梗阻”。面对改革,有的口号喊得响、改革方案却迟迟出不来;有的方案出来了,却以出文件代替抓改革,没有切实行动。

抓落实,成为检验是否真抓改革、是否能改革成功的试金石。

“在改革第一年决不能放空炮,而是要真枪真刀干!”习近平总书记在启动全面深化改革之初的重要指示,振聋发聩。

从主持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到研究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改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狠抓落实”“落地生根”等成为高频词,“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等金句也广为传播。

为形成抓改革落实的有效机制,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建立了改革督察机制,明确提出“三督三察”。几年来,改革督察工作既抓重点、又抓全面,既发现问题、又总结经验,既盯住“关键少数”、又抓好基层,不断提升广度和深度。

抓落实,既要传导压力,也需激发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2016年底,浙江省下发了《关于完善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若干意见》,鼓励改革创新,宽容改革失误。在此引导下,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客观公正评价改革工作情况;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加大改革实绩权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推动下,全面深化改革在扎实推进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论,激发出强大的改革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一往无前。

新浪潮带来新飞跃——抓重点攻关键,以重点带全面,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就

改革如潮,每一次潮头高涌,都蓄积起澎湃的创新动能,每一次惊涛拍岸,都书写成神州大地的日新月异。

在鞍钢集团总经理姚林眼里,改革是求发展的钥匙。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特大型钢铁企业鞍钢去年实现利润15亿元,成为连续5年亏损后的首次营利。

全面深化改革5年来,从简政放权到财税体制改革,从异地医保结算到人民军队革命性重塑,从自贸区建设到推行河长制……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落地生根、渐次开花,结构性、深层次、历史性变革云奔潮涌。

改革如潮,一个纪检监察的“新战场”可以见证,在这样一轮着眼长远、夯基垒台的改革大潮中,多少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将实现侦查与监督职能的深度融合,规范公权力的资源、手段得到丰富和强化;将实现由监督“狭义政府”到监督“广义政府”的转变,使国家监督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将打破监督力量交叉重叠、各自为战的困局,体现全面覆盖、全面监察的深化改革要求。

改革,如秉轴持钧,以一持万。

这5年,全面深化改革把握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重点带动全面,出台了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制度改革:

力克“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群团改革固本谋远。

“有恒产者有恒心”被写进中央文件,产权制度改革从顶层设计强化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吃了“定心丸”。

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总体要求,国企改革形成了“1+N”的政策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进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资本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改革如潮,一方桑田可以见证,在这样一轮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多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得以释放。

“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方之一,如今果园和麦田之间矗立起了一座水泥大门,上面写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一条笔直、平坦的道路直通村里。”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曾这样写道:小岗村,再次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

家庭承包制改革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民土地承包权分散、土地经营规模偏小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用更坚定更深入的改革来破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再次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0多年前,为了温饱,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冒死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今天,为了增收,昔日分到各户的田地部分整合,土地实现流转,小岗村走出了“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的困境。

小岗村是改革的缩影,却不是改革的全部。

这5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促进了市场出清、供求关系改善和供给结构优化。这5年,简政放权,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打开束缚着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释放出经济活力。

在杭州富阳,696项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在湖南国税,“一表集成”上岗,多张表格下岗,纳税人数据填写量减少90%以上。

改革“加速度”激发发展动力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增速回升。

改革如潮,一场网络直播可以见证,在这样一场权力不断被阳光照亮的大潮中,多少公平正义得以厚植。

“于欢案”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这起案件会怎么判?为什么这样判?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人心。

从二审审理到宣判,这一案件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博上全程直播,大量庭审细节、案件关键信息第一时间清晰呈现在人们面前。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公平正义,正在“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得到坚决纠正,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被依法惩治,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大幅提升,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正在逐步完善。

这5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改革和法治双轮驱动、相向而行……政府权力清单得以明晰,行政权力得到制约和监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走向现代化。

改革如潮,一枚钥匙可以见证,在这样一轮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大潮中,多少心愿变成现实。

一位河北女孩,拿着位于北京房山乐活雅苑新家的钥匙,笑容溢满了眼角眉梢。

她的安居梦,源于优先保基本、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2017年,北京打破户籍限制,试点将包括公租房、自住房在内的多种保障性住房向“新市民”开放。

像她这样的“新市民”,我国约有1.6亿人之多。为使越来越多的百姓真正住有所居,我国各地正在建章立制、多管齐下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多元化住房需求。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挂号慢、看病贵?从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到医药分开、基本医保全面联网,人们的就医体验正悄然发生改变。

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从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向优质公平迈进。

落户难,迁户难?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到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户籍制度改革让异地办身份证、考驾照、做车检等更加便捷。

这5年,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继续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释放;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协调推进,管党治党正在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党的纪律监察体制改革立行立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

一叶轻舟,穿峡越谷过万山。

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大胆试、大胆闯、坚决改,改革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涓涓溪流,汇聚成海掀波涛。

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以重点带动全局,改革正日益凝聚最大公约数,日益获得最广泛共识,日益成为一种贯穿所有领域、所有工作的澎湃动力。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不忘初心使命,迈向伟大复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重整行装再出发

距离党的十九大闭幕还不到一个月,世界再次见证中国的改革雄心——

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发出“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新的动员令。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同时,还要继续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改革的担子越挑越重。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清醒判断,宣示继续改革的坚定决心。

殷殷嘱托,开启接续奋斗的壮阔新篇。

新的时代方位,标注新的改革起点。

2018年1月的最后一天,波澜不惊的资本市场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两家央企中核、中核建正式合并重组。实际上,早在1999年,这两家企业本是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来的“亲兄弟”。

当年拆分,是为了形成适度竞争、促进行业发展,如今重组,则是凝聚强大合力,竞逐国际舞台。分与合,都是应对时代变化的重大改革。

应时代而变革,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2018年2月4日,立春。一份饱含“春意”的中央一号文件在这天正式公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新时代,新目标。

这是更加全面的改革新征程——

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擘画出全面系统的改革奋斗路径图。

这是更加深化的改革新目标——

“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补齐重大制度短板,着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着力巩固拓展改革成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将改革推深做实,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改革是自我加压,也是形势使然。

环顾当今世界,已然进入一个改革时代,各国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谋超越的竞赛悄然铺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处全球改革浪潮中,谁能勇于担当、率先突破、深化改革,谁就能把握发展先机,挺立时代潮头,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潮涌,风帆高悬。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作为改革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最根本成就,是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根本指引和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新时代开启改革新征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为指引,把握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更高境界。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总结运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改革新经验——

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只有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才能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在新时代思想大解放的浪潮中乘势而上——

观察历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可以发现,党中央始终强调改革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就要塑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要推动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要让改革的血液融入民族基因、使想改革要改革成为自觉行动。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既要有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也要有非凡的智慧、科学的方法——

与当年“摸着石头过河”不同,如今的改革已进入水流湍急的河中央,闯过去海阔天空,逡巡不前只能延误战机。如何在财税体制改革等深水区进一步破冰?如何在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如何克服改革形式主义问题,避免改革空转?

人民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时代瞩目中国共产党人的答卷。

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接力探索、接续奋进,沿着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进。

40年风雷激荡,中国依靠改革开放这个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招,闯出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40年登高望远,中国必将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更高境界,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篇章。

时间,镌刻中国恢弘的历史。时间,还将见证中国光明的未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擎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将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中国人民必将汇聚起更加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幸福前景。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霍小光、张晓松、罗争光、胡浩、林晖)


上一篇:2018年河北要做这20件大事!件件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下一篇: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王东峰主持会议并讲话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