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市新华书店三楼小桔灯绘本馆内,小朋友们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小灯笼。据了解,新华书店小桔灯绘本馆每周都会组织此类活动,在分享绘本之后,进行DIY手工体验,增长知识的同时促进亲子间的交流。此次活动,工作人员分享了绘本《过年啦》,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体验制作灯笼,以此方式喜迎新年。
“低保又涨钱了!”“我们搬进新教室了!”“北京的专家来给做的手术!”“我一毕业就找到工作了!”……2017年,伴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我市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徐徐展开。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逐渐消除大额班 教育提升暖民心
以民生为本不断推进教育提升工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我们教室现在是地暖,可暖和呢!不仅教室是新的,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都是新的。我们在这上学可高兴了!”广阳区九州镇穆庄小学四年级的马雨竹说。
崭新的教室里正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广阳区九州镇穆庄小学是我市改薄项目校之一,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拆除危险校舍603平方米,新建校舍990平方米。通过改造,实现了校舍安全、校园美观,彻底解决了校舍危陋问题,综合办学条件大幅提升,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全市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计划投入1.88亿元,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252所。
市主城区还启动实施了20个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小学11所、初中2所、高中1所、幼儿园6所),规划投入12.2亿元、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
此外,市政府出台了《廊坊市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和《廊坊市主城区教育扩容提质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年)》,未来三年计划投入44.5亿元,新改扩建、提升改造学校184所,补充教师2382名,新增中小学、幼儿学位6.3万个,2020年基本解决主城区“大班额”问题。
弱有所扶 劳有所得——对接京津搭平台 提高保障安民心
以民生为本让百姓拥有稳定的收入渠道,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保证。
“刚毕业没多久就找到了工作,真是太高兴了!挣到第一份工资就给父母买了套新衣服。”在龙河高新区举办的秋季大型人才交流会上,聂金蕊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人社局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拓宽就业渠道,搭建服务平台,逐步探索出具有廊坊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
我市承接平台不断完善,主动对接京津,广搭平台实现资讯共享,积极参加“通武廊人才专场招聘会”“京津冀区域(北京)人才交流洽谈会”等大型人才交流活动。2017年,组织现场招聘会33场,324家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776个,4400余人进场求职;组织网络招聘会1场,30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214个。
让百姓感到欣喜的还有,我市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向和重点越来越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以民生为本不断提高民生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
市委、市政府以“民生保障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和与困难群众的需求相适应”为原则,以“实现城乡统筹、对标京津和走在全省前列”为目标,对我市部分基本民生项目保障标准进行了调整提高。
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每人每月600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152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255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孤儿救助标准每人每月1440元。新增贫困高中生救助,为低保家庭高中生发放学费、住宿费每人每年1200元、生活补助每人每年2000元。提标后,全市年需增加民生保障资金1.6亿元。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养老体系覆盖城乡
以民生为本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惠民成果更好地服务百姓。
“我儿媳突然昏迷,到爱德堡医院检查发现颅内静脉窦血栓,需要手术治疗。医院立即与合作方联系,下午专家就赶来做手术,第二天儿媳就清醒了。”翟增永感激地说,“当时情况危急,如果我们往北京转院,路上耽误时间,儿媳可能出意外。北京的专家及时赶来救治,我们省了钱也省了心!”这仅仅是市民群众便捷享受高端医疗资源的一个缩影。
2017年,我市卫生计生系统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放松,服务基层,指向家庭,在政府部门的“资源端”与人民群众的“家庭端”之间,架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让百姓享受到更集约、更便捷的健康服务。
我市不仅承接京津优质资源,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调整服务价格,发挥了大中小医疗机构的作用,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秩序。
“我在这吃得好住得好,不仅有健身娱乐大厅、活动室,还有读书阅报书画休闲大厅,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因此孩子们非常放心,也能安心工作。”住在市福源老年公寓的张大妈高兴地说。
我市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政府与社会共建、公办与民营互补、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我市现有公办养老机构42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6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2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