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步稳蹄疾源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科技创新成就综述

燕赵走前列 春韵新廊坊 系列报道之五

步稳蹄疾源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科技创新成就综


廊坊大数据创新展。 记者 卢锋 摄

题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强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五年精致雕琢,成就了廊坊这座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沿城市的独特魅力。廊坊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发展目标,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突出培育壮大“大智移云”首位产业,坚持北京研发、廊坊转化,着力造环境、建平台、强主体、促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一批批“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科技成果惊艳全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全市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6家,居全省首位;全市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3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4家,全省第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的城市名片熠熠生辉……这一切都让京津走廊明珠活力十足。

“科技+生活”科技助力“大智能”

清晨起床,拿起手机连接“i-Langfang”免费无线局域网,刷一刷微信朋友圈,骑着共享单车去上班;中午用手机叫一份外卖午餐,顺便在支付宝上买两张电影票;下班后逛趟超市,无需现金直接扫码支付……这就是廊坊“80后”张琪一天的生活。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一切变得如此简单。

五年来,科技创新改变着廊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廊坊在全省率先开启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路况信息实现全部路网覆盖,市民出行更便捷;启用廊坊数字城管系统,智慧城管让市民得实惠;一批智慧社区的建设,让市民生活更宜居……创新的因子深植于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的画卷已在廊坊生动铺开,一座科技创新之城悄然崛起在京津之间。

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区范围内重点场所热点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携手华为、京东、润泽等国内知名企业打造云计算产业高地……2013年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1:54:35调整到7.3:44.1:48.6,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累计实施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42个,完成投资1914亿元,分别占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的31%和28.7%;实施的省重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量占到85%、投资额占到68.9%……廊坊人也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感受这座城市呈现的新变化。创新驱动,科技引领,让生活更美好。

“大智移云”产业撑起“大未来”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艘大数据巨舰会以这样的姿态航行在京津走廊间,成为京津冀间名副其实的大数据中心。”在润泽国际信息港前,北京客商张建伟对眼前的宏伟建筑赞不绝口。润泽国际信息港位于廊坊开发区,是以大规模云数据中心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建成后将搭建开放式云存储产业集聚服务平台,并打造成亚洲最大的云数据中心集聚港,目前已建成国家高分对地观测数据存储基地、国家CSIP河北云存储平台、量子通信京津冀地面网络建设、遥感与传感大数据应用环境监测平台、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经济研究与应用中心、京津冀大数据联盟总部等多项细分领域应用平台,吸引了国家信息中心、证监会、保监会、平安银行、中国电信等单位入驻。在润泽国际信息港的带动下,廊坊一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规模。

在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内,各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办公。近5万平方米的创新基地内,已有百度、亚信、京东、太库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正式入驻。将来随着京津一批创新企业的入驻,这座楼宇将成为一个产值达百亿元的数字化产业基地。

近年来,廊坊紧抓“科技创新”这条主线,依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大智移云”产业,让廊坊的“科技附加值”更高,“科技影响力”更大。在“大智移云”项目的带动下,2016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9.5亿元,占全省26.8%,同比增长12.2%,增速全省第一,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三家数据中心——光环云谷科技有限公司、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廊坊市分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亿元。2017年1至3月,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5亿元,占全省的26.6%,同比增长12.1%,各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位,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开辟了一片胜境新天。

“筑巢引凤”平台建成“大载体”

近日,全球最大的专注于机器人末端执行工具的研发和制造企业——美国ATI工业自动化公司正式签约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并计划于2017年底前进驻投产,这是ATI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首个工厂,也是香河机器人产业港迎来的第6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不到两年,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已经吸引了包括工业机器人焊钳巨头德国尼玛克、3D打印行业领先企业汇天威在内的60家领军企业落户,其中有30余家企业已经投产,成为京津冀区域独树一帜的机器人产业高地。

敞开胸怀,筑巢引凤,廊坊正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吸引着一批高新产业项目落地生根。目前,以第6代AMOLED项目、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润泽二期、联通华北基地二期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安信碳纤维一期、精雕数控二期等高质量项目建成投产,菜鸟网络、科大讯飞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五年来,科技型企业已经成为廊坊打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00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97家,高新技术企业226家。全市规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达到290家,2016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1%,有力地促进了廊坊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借势京津”对接促成“大作为”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廊坊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积极搭建园区承载、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产学研合作等创新创业平台,依靠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全市建成清华大学(固安)中试孵化基地、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等15家协同创新基地;润泽科技、浪潮集团等多个京津企业相继在廊坊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智能感知应用研究院、大数据工程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全市各类研发平台达到353个;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113家,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聚集国内外创业导师300余名,在孵企业和创新团队2000余个,其中40%左右是来自京津的企业和团队。

政策搭台,资金则为企业发展提供着新鲜血液。完善投融资体系,构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为主体的直接股权投资体系,确保企业需要资金时,能够借得来、用得好、还得起;市县两级财政主导,建立10支、17亿元的科技金融专项基金,可为京津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成果进入廊坊孵化转化提供近100亿元的资金支持;资金规模2亿元的“廊坊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投入运营,其公开招标募集民营资本的运作形式在全省首创……

2013年以来,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794.3亿元增加到2706.3亿元,年均增长8.5%,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部财政收入由306.6亿元增加到595.5亿元,年均增长18.1%,增速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72.1亿元增加到338.7亿元,年均增长18.4%,增速居全省第2位……我市经济发展的成绩单,是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稳定驾驭全市经济发展巨轮的缩影,也是廊坊瞄准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发展定位的特写。

五年精致雕琢终成时代名器,五年创新驱动引领未来发展航向,未来,这颗京津走廊明珠将继续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这座科技创新之城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崛起在京津之间。记者 陈正 通讯员 靳楠

上一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
下一篇:强化“四个意识”常态 长效狠抓作风建设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