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天后,2014年1月22日,一个史无前例的崭新会议——第一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走进民众视野。当时,距离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还有7年时间。截止到今年6月26日,这一会议已召开36次,距离“改革任务”完成还有3年半时间,“赛程”过半。 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亲任组长。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回望和观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梳理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这一会议,被视为透视中国改革方向和重点的窗口。日趋规律化为每月一次的这一会议,一抓统筹,二抓方案,三抓落实,四抓调研,使中国各领域改革不断提速、落实。
改革是最大的热词
梳理36次中央深改组会议新闻通稿,不难发现,改革、制度、发展、落实、机制、人民群众、体制、试点、管理、责任、服务、创新、统筹、司法、企业、经济、生态、依法等位居高频词前列。
“改革”一词频次遥遥领先,共出现1280次,远超排序第二的制度(276次)。这充分体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责任,即“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通过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
“制度”一词出现的频次位居第二。与“制度”相关的“机制”“体制”(分别208次、193次),也都属于排行靠前的高频词。可见,中央深改组会议强调和部署的改革动作,注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而非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题中之义,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方方面面”。
“发展”和“落实”的出现频次也较高,分别为238次、232次,充分体现中央深改组会议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作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发展,显而易见“各项改革任务都能坚持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即强调,“要抓落实,三中全会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要有时间表,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多种形式督促检查,指导和帮助各地区各部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人民群众”一词(以及“人民”“群众”),在多次会议中被反复提及。这反映了中央深改组会议重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出发点,坚持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正如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其他高频词,有的体现改革原则和导向,如“依法(89次)”“创新(142次)”等;有的强调改革落实的方法,如“统筹(110次)”“试点(191次)”“督察(74次)”等;有的则涉及改革重点领域,如“司法”“经济”“企业”“生态”等。其中,“司法(102次)”“经济(96次)”“企业(109次)”“生态(106次)”等高频词反映了3年多来,中央深改组最为关注的改革重点领域。
注重群众获得感
中央深改组36次会议新闻通稿中,人民群众(包含“人民”、“群众”)一词被大量提及,“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改革落到实处。正如2016年4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据本报不完全统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的约260份文件中,有约70件直接涉及社会民生。这些文件涵盖教育、医疗、户籍、环境保护、精准扶贫等多个方面。既有《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宏观层面政策文件,也有诸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等微观层面的指导意见。网友评价:“(这些改革)无不着眼于补短板、解疾苦、释红利,着力于对接民众所需、民心所盼,凸显出问题导向、民生至上、靶向施策改革新思维。”
从改革议题看,“司法”“经济”“生态”等高频词反映了中央深改组会议讨论较多的议题。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涉及的改革主题中,司法改革、医疗卫生改革、教育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都是舆论最为关注的领域,也都涉及公众切身利益。
法治是历次会议中常涉及的思维方式,也是讨论较多的改革议题。仅2015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就审议了22个司法改革文件,占到全年审议通过的文件数量的1/3。围绕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方面,司法体制改革在不同层次上推开,司法权在党的领导下向着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迈进。
经济同为舆论重点关注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与此相关,关注度同样相对较高。三年多来,中央深改组会议在经济领域破题诸多改革项目,在价格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领域出台顶层设计方案,指导相关领域改革有序推进。
习近平多次传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中央深改组会议推进的重点领域。36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的文件,涉及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文件约32个。近年,中国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推出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文明试验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等。中央深改组还通过了省以下环保执法机构垂直管理的试点方案,利于减少环保机构受到的不必要干扰。
善于统筹兼顾
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一要抓统筹”:既抓住重点也抓好面上,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处理好重大关系,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斗层面的问题,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呼应: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通稿中,多次出现“试点”“统筹”“协调”“统筹兼顾”“统筹协调”“统筹衔接”“统筹落实”等词。这表明中央深改组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如谈及“试点”,习近平曾强调,“试点工作要在中央层面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下进行,改革具体步骤和工作措施,鼓励试点地方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此外,“制度”“机制”“体制”的多次出现表明,中央深改组会议推进的不少改革立足于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利于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深改组设立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6个专项小组,涵盖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三年多来,中央深改组围绕这6大主要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不同时期,突出不同改革重点。正如2016年1月11日中央深改组第二十次会议指出:“要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全面评估,坚持问题导向,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
从中央深改组审议的文件话题和数量来看,改革进程呈现既循序渐进又不断加速趋势,审议文件数量从少到多。2014年审议通过37个文件,确定80个重点改革任务;2015年审议通过65个文件,确定101个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审议通过96个文件,确定97个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128个其他改革任务。
从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文件和强调重点来看,不同时期和阶段,改革重点不同,进程也有所不同。早期,中央深改组会议以宏观层面的政治、党建、市场经济改革为主。这一阶段,重在“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2015年上半年以来,改革重点逐渐转移到相对具体的操作层面,改革步伐加速。2016年8月30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
注重落实和督察
抓而不实,等于不抓。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落实”“督察”常是习近平谋划改革、推进改革的重要关键词。
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的36次会议通稿中,“落实”一词出现232次,平均每次会议超过6次。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越是任务重、困难大,越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3年多来,中央深改组会议推动的每项改革举措,大都落地即见效。例如,2014年8月,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推动全国大量媒体的融合进程。以人民日报社为例,融合成效明显,目前每天覆盖6.35亿用户,其中人民日报微信粉丝量超千万,刊发文章的阅读量篇篇“10万+”。
谁来抓落实?要明晰责任。一方面,一把手很关键。正如习近平明确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另一方面,一些具体改革,要落实到人。以《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为例,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河长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再如,关注《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要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区市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不难发现,中央深改组会议对各项改革工作的责任主体,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明确要求,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为改革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落实责任,督察是重要手段。在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调配充实专门督察力量,开展对重大改革方案落实情况的督察,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他强调:“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要把抓改革落实摆到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
在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的36次会议的公告中,“督察”一词共出现了74次,足见中央对于改革督察工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