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吸取发展经验 开创发展新局面——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

 

吸取发展经验 开创发展新局面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6年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的关键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是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的起步之年。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吸取发展经验、正视发展问题,奋力开创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

 

非公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活跃程度的“晴雨表”。我市作为新兴城市,发展非公经济,壮大接续产业,事关全市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我市从民营企业中筛选100家,进行重点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加大技改资金支持力度,2015年,将市本级技改资金由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目前已支持项目11个,发放资金4690万元,撬动银行及企业投资13680万元;

在全市范围内筛选有发展活力且有意愿的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

……

其实,这仅仅是市委、市政府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以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全市民营经济单位(含个体户)由14.2万个增至19.7万个;从业人员由117.9万人增至156.1万人;营业收入由3795亿元增至8230亿元,年均增长16.7%;增加值由941.4亿元增至1811亿元,年均增长14%;上缴税金由114.2亿元增至375亿元,年均增长26.8%。

崛起的非公有制经济,无疑成为助推我市转型升级路上的主要动力引擎,成为全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新焦点。

政策培“沃土” “非公”出壮苗

要让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就必须在政策上给其一片“沃土”,有“沃土”才会出壮苗。

2014年,市工商联联合市工信局编印了《工业和民营经济政策汇编》,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一个权威、完整、准确、相对全面的政策措施“宝典”,同时将“三个清单”,即《廊坊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非行政许可和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企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辑印成册,使民营企业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和审批事项清清楚楚。

2014年,对固安信通信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邸志军来说,是个丰收之年,“2014年1月,我们抓住‘新三板’首批扩容机会率先登陆,成为河北首批登陆‘新三板’的3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我市研究制定了《关于鼓励廊坊市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扶持资金,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大对上市工作支持力度,推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向拟上市和上市企业倾斜,为企业上市建立绿色通道。

强劲的上市态势,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引导推动。2014年,我市首次将“县县有上市企业”的工作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这一目标任务,以“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为主线,探索创新了“六个一”工作模式,全方位助推企业更快上市发展。

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2015年,我市工业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又传佳绩。目前,已在新三板上市1家、Q板挂牌18家。

2015年10月1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市积极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这是促进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便捷高效,激发社会创业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项利民惠民政策全面推进的过程中,相信会有更多企业从中受益,为我市经济腾飞再添强劲活力。

2015年,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申报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国家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专项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0项;征集国家工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24项,河北省千项技改项目84项,其中65项列入省首批千项技改计划;争取到省级技改专项切块资金1300万元,经初审确定支持项目21个。

新政策、新要求、新举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正迎来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机遇,无论是市委、政府的大政方针,还是各部门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都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作为经济版图上的新群体,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扶持下,非公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必定成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

项目促发展 产业激活力

漫步在廊坊市区,眼前鳞次栉比的专卖店、连锁店、特色店显示着这个新兴城市蓬勃的商贸活力,家电、珠宝、服装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各种特色小吃店遍布城区大街小巷……

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给人一种繁华之感。而在它的繁华背后,正是我市蓬勃发展的非公经济。

非公有制企业以市场为舞台,在竞争中求发展,成长出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云计算与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非公企业也迅速集聚成长、势头迅猛。

实践证明,非公经济发展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稳定增长,促进了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优化,成为启动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短短几年时间,新奥集团上演了战略转型的撑杆跳,演绎出一首快速转变发展方式、占领未来能源产业制高点的发展变奏曲。“十二五”以来,新奥集团自主创新开发了清洁能源循环生产技术和泛能网技术,实现了能源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并形成了涵盖燃气分销、太阳能源、能源化工和智能能源为一体的产业布局。从此,集团从单一能源的供应商转变成了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的综合性清洁能源企业,实现了企业的战略升级和商业模式转变。

无独有偶,华夏幸福基业在美国硅谷设立高科技孵化器,通过孵化器平台,一方面孵化和加速高增长的优质项目,另一方面投资美国高质量、可产业化的高科技项目,并引导其在中国落地。

随着以新奥、华夏幸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非公有制企业的蓬勃发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66.7亿元,同比增长8.6%,居全省第二位;实交税金310.4亿元,同比增长8.3%,居全省首位;实现营业收入5873.5亿元,同比增长5.8%,居全省第三位。

2015年1至10月份,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5.6亿元,同比增长25.5%,居全省第1位,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618.7亿元,同比增长33.5%,连续10个月居全省首位。

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折射出廊坊非公经济发展历程,描绘出一幅廊坊人民共奋斗的恢宏画卷,激励着我们阔步跨入“十三五”。

增添新“血液” 繁枝结硕果

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市增添了新的“血液”,也为地方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5年,我市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强化项目技术引进,加快提升我市工业企业技术水平。目前,我市与哈工大、燕山、河工大等8所院校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就“隧道挖装机”、“废塑料热解制备燃料油”、“粉末冶金过滤元件”等多个具体项目达成了合作协议;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军民融合企业15家。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市主动出击,与京、津两地工商联开展了“携手行动”。先后赴北京朝阳区、通州区、天津武清区、滨海新区、蓟县进行沟通联络,签订了友好商会协议,建立了相互沟通合作机制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双方会员企业在产业合作、科技研发、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撑。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目前,全市有48个产业集群列入培育计划,并在全市开展了“十个技术平台,百名技术人员,服务千家企业”活动,组织我市13个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从技术研发、工艺设计、制定标准、知识产权等11个方面对产业集群企业开展帮扶。

当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促进全市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和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把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战略牢牢抓在手上,多渠道扶持,市场化培育,小微企业创业“火种”越烧越旺。目前全市小微企业单位个数达到2.6万家,从业人员达到69.7万人。1至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921.4亿元,2015年同比增长10.2%,占全市民营经济营业收入的52.3%;上缴税金112.5亿元,同比增长10.9%。

经济学家习惯把非公经济比作“快船”,当前正是我市非公经济快船扬帆出海的时候。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将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社会影响,其形象的丰满和成熟,不仅代表了非公有制经济这种经济成分的成长,也代表了我市经济、社会形态的全面成熟和进步。

非公有制和公有制并驾前行,必将用秋水长天共一色的绚烂,描绘出廊坊高端发展、绿色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别样景致。

上一篇: 刘奇葆:要鼓励开展对具体作品的评论
下一篇:2016这些规定影响你我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