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回眸:浓墨书写国家命题的时代答卷

阅读提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2月26日,习主席在京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国家大战略,三地大棋局。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首都经济圈,就此扬帆起航!

三年来,从中央到两市一省,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上下同心,主动作为,以大视野、大境界、大担当,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快车道”。如今,大战略在三地恢宏铺展,新蓝图从梦想照进现实,协同发展之花已结出累累硕果……

交通先行,京津冀城市群越来越近

家住天津的韩尊芹,2015年前曾两次到河北石家庄洽谈业务,当时从天津坐客车到石家庄得颠簸5个多小时,为此,她宁可忽略安全问题选择自驾。2015年底,津保铁路开通。“1个小时40分钟,用手机看部电影很快就到了。”前不久,带着儿子坐动车到石家庄旅游的韩尊芹,兴奋地说。

速度,正在把京津冀从空间的“大圈”变成时间上的“小圈”。

以津保铁路为例,虽然总长只有157.8公里,这条通道却构成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高铁格局的“一横”。开通后,老百姓穿梭“双城”不需再绕道北京,有效缓解了首都铁路枢纽压力。同时,在京津城际带动下,天津武清年地区生产总值1090亿元,约为京津城际开通前的6.6倍,“经脉”打通激发出经济活力……愈发便捷的交通让三地联系更紧、合作加强,优势也愈发显著。

如今,北京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津冀渤海港口投资公司投入运营,京张、大张铁路全线开工,京秦高速天津段、京台高速北京段建成通车,一批高速路“断头路”、国省干道“瓶颈路”也在陆续打通……京津冀交通体系的拓展已不仅仅是“环中环”,而是公路、铁路、空港海港路线的立体结网。

不仅如此,京津冀交通领域共同发布《京津冀跨省市省级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道路货运站(场)经营服务规范》两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建立三地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京津城际实行月票通行,京津冀公共交通“一卡通”12个城市互联互通……一系列配套保障机制也在落地生根。

鸟瞰京津冀,交通动能汩汩涌动。环行列车、高铁动卧,零散货物快运、特快、快速和电商班列等,正在把“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布局连接的更加紧密,那些曾经鲜为人知的新服务和新线路,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接受。

生态联防,环保共同体越抱越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越好,发展后劲才越足。

京津冀三地,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在环境保护上,不是“泾水”与“渭水”的两不相关,而是“比邻而居炊烟相熏”的生态共同体。

“瞧,俺们村像不像一个水景公园?”60多岁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南瓦窑村村民寇九来说,该村先前河道有垃圾、粪肥随意堆。如今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开展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让这个村越发清洁美丽起来。

“北京的水缸盛满了来自河北的水。”治理好密云水库,能让京冀两地群众共同受益。对此,京冀两地主动突破壁垒,联合编制了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截至目前,北京提供支持资金2亿多元,河北筹措资金5250万元,首批50平方公里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窥一斑而知全豹。三年来,京津冀联防联控环境污染的脚步越迈越大,打好生态保卫战的合力更加聚集——

北京市围绕PM2.5治理,采取压煤、控车、减排、降尘、绿化造林等手段,努力改善空气质量。2016年,与津冀两地及周边地区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先后整治“散乱污”企业447家,全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9%。

天津市与河北省沧州市和唐山市签订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2015年、2016年每年投入4亿资金,用于燃煤设施和散煤治理;制定《引滦入津水环境补偿实施方案》,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2014年,175天;2015年,220天;2016年,226天……天津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年年攀升。

河北省着力建设京津保城市生态空间核心保障功能区、坝上高原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功能区、太行山燕山水源涵养与综合治理功能区、冀东沿海生态防护功能区、冀中南平原生态修复与高效林业功能区。持续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环保督查。

如今,人们身居京津冀,发现蓝天白云多了,小河流水清了,区容街貌美了……心情舒畅了,生活也变得愈发多姿多彩!

产业对接,发展新动力越聚越强

几栋厂房内,一排排服务器林立……2016年9月12日,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一号、二号园区宣布启用,未来可为2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

而这,仅是北京市围绕协同发展,促进京冀两地产业对接的一个缩影。

从2014年北京以“负面清单”方式发布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至今,北京“禁限”涉及产业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超过一半,累计不予登记业务数量达1.63万件,其中2016年1月至11月不予登记就达3253件。

三年来,北京市通过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不仅实现了首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提质增效,还初步完成京津冀全产业链的重新布局。

与此同时,天津、河北也将协同发展作为实现产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产业对接,产业协作正不断深入:“4+N”产业合作平台累计签约工业项目60余个,沧州现代四工厂、新乐三元工业园等逐步竣工投产;新机场航站区、飞行区全面开工,临空经济区规划获批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

在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的同时,京津冀持续培育创新驱动引擎,通过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转移对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北京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分支机构总共687家,日均新创3.2家创新实体。

——天津组建创新联盟30个、众创空间139家,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及高水平研发分支机构35家,转化科技成果485项。

——河北支持引进京津科技成果550个,仅2016年就有6项创新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省获奖总量的60%。

……

创新驱动打造的新引擎,大众创业催生的新业态,产业对接孕育的新动能,正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中国国防报记者 朱宏博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广辉)

上一篇:2016廊坊脚步”系列综述之三:2016年全市生态攻坚达效记录
下一篇:京畿明珠佳气合——廊坊推动协同发展共享惠民成果综述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