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敢撑骁舸竞千帆——廊坊抢抓机遇绘就协同发展蓝图述评

年轮交替,岁月更迭;转瞬之间,已是三年。

2014年2月26日,对于廊坊而言,意义非比寻常。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也为廊坊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廊坊最大的优势是毗邻京津,最大的机遇是协同发展。”市委书记冯韶慧说,廊坊深刻领会把握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任务,抢抓发展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的实践中,加速了自身的跨越发展。

回首过往春潮劲,东风起处气象新。三年来,协同发展战略,在京津冀徐徐展开;加快融入京津,让廊坊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大。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以强烈的机遇意识,绘就协同发展新图景

历史性机遇,承载历史性责任,呼唤历史性作为。

三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廊坊发展。

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和不断深化抢抓协同发展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大讨论,集中智慧、解放思想,努力把廊坊协同发展的共识凝聚得更牢。

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聚焦顶层设计,坚持服从、服务角色,科学选定廊坊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发展坐标,努力在抢抓机遇中实现发展和崛起。

“要想在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发展自己,就必须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作为。”市长陈平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廊坊以强烈的机遇意识,绘就属于自己的协同发展新图景。

——强化顶层设计对接,全力反映廊坊发展诉求。

我们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积极配合中央和国家部委搞好顶层设计,努力将廊坊诉求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当前,廊坊全域被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和重要节点城市,为我们抢抓机遇提供了根本性政策支撑。

——积极围绕顶层设计,明确自身未来发展定位。

结合廊坊实际,确定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三区一地”发展定位,在做好精准对接的同时,逐项编制了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

有了顶层设计,认识逐渐统一,全市上下就容易拧成一股绳。三年来,廊坊与京津合作更加热络紧密,多项变化正悄然发生。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以不竭的创新意识,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

“各种机遇和要素充分叠加,使廊坊与京津‘草与树’的关系深化为‘根与树’的关系,并正在成为根深叶茂的现实。”冯韶慧说,双方紧密相联、共为一体,双向互动、彼此依赖、深度对接的时机已真正到来。

在这一背景下,廊坊的路径选择,既要有利于京津廊三地的深度融合﹐又要有利于打造自身发展的拳头地带。

立足于“三区一地”发展定位,廊坊聚焦整体架构, 全力打造三大协同功能区,构建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带,谋划微中心和特色小镇,努力构筑与京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在规划制定上,围绕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建设,加强与京津规划的深度衔接,科学定位廊坊的发展规模、发展特色和发展格局。

——在产业对接上,深入探索异地园区共建新模式,充分发挥亦庄·永清高新区等共建园区作用,引进一批京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在交通互联上,大力推动S6、廊涿城际、京唐城际、京霸城际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市域内1小时交通网和以北京新机场为核心枢纽的集疏运体系,全面推进京津廊交通一体化。

——在生态共建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区域信息共享、空气质量预警会商、水环境治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深入推动与京津的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

——在功能承接上,积极引入京津医疗教育资源,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巩固与京津的文化发展联盟,推动京津廊在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深度交流。

路径已经明确,如何变为现实?靠的是干字为先、狠抓落实。

近年来,廊坊借势协同发展,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合作园区等平台建设,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与京津实现生态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实现协同发展新突破

三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廊坊优先启动了一批“先手棋”项目,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

协同发展为廊坊经济注入新的活力。2014年以来,我市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京津资金1219.6亿元,引进项目583个,以京东集团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为标志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发展,成为引领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协同发展助推廊坊经济转型升级。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15家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落户我市;仅2016年就吸纳京津技术235项,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10.5亿元;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8:43:49,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0%。

除了产业发展,交通、环保等方面也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密涿高速、京台高速实现通车,平谷线、廊涿固保城际、京霸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等重大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推进,我市与京津对接的干线公路达到22条段;市区公交车实现京津冀“一卡通”,目前市区设立充值网点39个,向市民售卡2.6万余张,京津廊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强与京津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共建共管共享。2016年市区达标天数208天,较去年增加23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上年下降9.9%,成功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倒排“前十”;推进北三县与平谷、蓟州共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画笔,正在廊坊描绘出美好明天。如今,廊坊已经走在协同发展的大路上,未来在协同发展战略布局中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必将昂然耸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版图上!

上一篇: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省管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 赵克志出席开班式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