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国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
■中华文明正是在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中不断吸收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强大能量,在“拿来”“化育”中守正创新,推动外来文化本土化,持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共同的价值追求,筑牢精神富裕的思想道德基础,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把对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文化主体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引领力、凝聚力。
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极大巩固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增强文化自信铸就了根本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固有的文化主体性,培育了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并且能够在各种文明竞争、文化激荡中,保持和发挥这种主体性,展现出自我发展、与时俱进、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旺盛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将民族主体性放在首位,并且突出了人民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不同,但是彼此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这是二者相结合的前提。结合是一种“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这个结合中得到巩固和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文化自信是一种在文化自觉心理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对文化现状和发展的信心,是由文化主体性塑造出来的文化心态。文化主体性越巩固,文化自信就越坚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过程,铸就了中国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各国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自立自强和开放包容相统一的文化立场,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丰富中华文明,永葆生机活力。
中华文明始终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在并存共处中汲取不同文明的长处为我所用,形成了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2100多年前,汉代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开始打通东西方交往交流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贸易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东西方文明交流对话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加主动吸收借鉴当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坚持“两个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古至今,中华文明正是在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中不断吸收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强大能量,在“拿来”“化育”中守正创新,推动外来文化本土化,持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出海纳百川的万千气象。
中华文明主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宽广的眼界眼光观察世界、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一方面贯彻洋为中用、以我为主的方针,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充实自己;一方面以高度自信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宗旨,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人类共同价值,其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对于化解当代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引领意义,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融通人心、凝聚价值共识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提升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既来自对道理的认知,更来自对实践的认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提出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强大的文化自信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转化为巨大的实践力量,人民从中获得更多更现实的利益,必然会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包含着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两个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共同的价值追求,筑牢精神富裕的思想道德基础,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精神。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有大众化的共同需求,也有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有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有促进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对传统文化业态的需求,也有对现代文化业态的需求。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喜爱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才能生产群众需要的精神食粮。据中国社科院“2023年居民文化发展满意度调查”研究分析,群众对影视类作品满意的原因排名依次为真实(贴近日常生活)、符合科学和历史常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调查表明,过于追求时尚和潮流、过度进行技术包装的作品,并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也往往得不到群众的认可。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富裕的普惠性、基础性工程。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引导各种资源向农村、基层和不发达地区倾斜,补齐“短板”,做强“弱项”。要重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面广、利用便捷的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互动性。着力提升文化场所利用率,鼓励和吸引群众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参与文化创新和文化治理,发挥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持续激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省社科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