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精髓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发展阶段,党中央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提升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找动态平衡。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好产业方向选择、产业振兴主体、产业振兴途径和产业振兴目标四个核心问题。一是在哪儿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但乡村产业发展方向要根据区域类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中,限制开发区域要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安全,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只适合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文化古迹、天然景观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适当发展旅游产业及依附于文化古迹的文化创意产业。二是靠谁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政策制定和实施要依据现实国情,只有有效激发5.1亿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保证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另外,还要特别重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发挥他们联农带农能力,引导广大农民投身乡村产业振兴。三是如何振兴?实践证明,“三产”融合和“三变”改革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三产”融合方面,要树立“大农业”观念,推动围绕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牧产品产地原料丰富优势,重点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农村电商等产业,将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流通、旅游结合起来,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变”改革方面,要结合乡村资源禀赋、人文生态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达到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的双赢。四是怎么才算振兴?要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解决“富口袋”问题,致力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同时,政府要增加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公共服务,致力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富口袋”和“富脑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坚持系统观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4亿人吃饭的问题是天大问题,只有将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国运民生。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好种源、种植和收储问题。一是必须加强战略性布局。2021年我国连续七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口粮达到965斤,比联合国粮农组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高出了20%,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新发展阶段,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依托北京等六个国家种质资源库,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二是必须加强全局性谋划。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要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大力气治理“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进一步推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兴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继续筑牢水利、气象保障,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秉承“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把“米袋子”和“油罐子”都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真正做到“心中不慌”。要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重点带动全国整体推进。要在“大食物观”的指导下实现“两个拓展”,即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三是完善粮食收储机制。要运用收储政策引导粮食供给品种。建议在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同时,适时恢复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以扩大国内产能。同时,加强饲料粮生产和储备,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
三、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民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离共同富裕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新发展阶段,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一是接续做好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科学部署。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系统观念,分步推进,稳步推进。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力度不减,利用东部省市资金人才、资金优势全方位支持西部省份推进乡村振兴;完善监测帮扶机制,针对被帮扶地区因灾因病因疫返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为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水、路、电、气、网、能源等多个维度降低农村发展成本。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覆盖常住人口服务。三是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作者:李勇 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