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遵循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阐述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的代表作。本文以这篇重要讲话中的几个重要思想、论断为主轴,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谈谈如何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根本标志”论回答了为什么和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一以“根本标志”为关键词的重要论断,从一个新的角度阐明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事物的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使它成为该事物而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规定性。“根本标志”所体现的,是一个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根本特征。坚持“根本标志”,就是坚持事物的根本性质。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本身所固有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一个学科或一种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具备这一根本性质、根本标志,就丧失了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资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不同社会中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取决于不同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之间的区别。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伴随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一部分而不断前进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哲学社会科学。正是这一历史进程和历史地位,使它具备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性质、根本特征,同时也决定了它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繁荣、发展。“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根本标志”论,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区别于其他历史时代、又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特征,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在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果的同时,决不可失去自己所特有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和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同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三大体系”论回答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问题

  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以战略眼光作出总体性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把我们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任务,高度概括为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建设的总任务。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是一个学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可见,这是一个由多门学科相互关联构成的,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的,分为不同层级的有机统一体系。这一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特征,归根到底是由其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固有的性质决定的。

  这个学科体系中的每一个学科,各自又是由其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统一构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不同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一个学科的学术体系,是由它“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成体系的学科理论”构成的。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自己的知识体系”解释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知识和理论是用概念来表达的。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它以语词的形式表达思想的内容。概念就其内容来说是理论和知识的表达,就其语言形式来说就是话语。一个学科表达其知识和理论的概念,构成了该学科的话语体系。知识、理论和概念的关系,就是学术内容和表达学术内容的话语的关系。一个学科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和概念的统一,就是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一。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不可分割的。学术体系是揭示本学科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成体系的理论和知识;话语体系是理论和知识的语词表达,是学术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载体。一个学科只有构建成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一体,才是成熟的、健全的学科。

  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构成一个学科的两个方面,其统一是包含着内在差别的对立面的统一,不是无差别的等同。这种差别性使学术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成为学科建设中既不可分割又各自相对独立、不能相互替代的工作,所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包括了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中不同思想理论体系之间的对立,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既表现为思想、理论内容上的矛盾,也表现为话语体系的对立和话语权的争夺。坚持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既体现在学术体系中,也体现在话语体系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三大体系”论是全面规划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好总体设计、协同推进的指南,也是在各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中构建本学科完整、科学的体系,把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机统一起来的指南。

“融通生成”论回答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资源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融通生成”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推进学科建设必须遵循这些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实现了社会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同时阐明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指出意识形态各部门有其自身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独立的发展。恩格斯以哲学为例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他指出,在政治、法律、哲学、神学等“一切属于社会而不是单纯属于自然界的领域”,“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在其发展中都要继承本学科传承下来的成果,通过对已有思想材料的加工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恩格斯概括说:“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识形态了。”

  “融通生成”论继承并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把各学科中传承的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概括为“资源”这一概念,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同“古往今来”各种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之间的关系以简捷明快的语言概括为“融通生成”,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建设中“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并且回答了有哪些资源、如何把握好这些资源的问题。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资源,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是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但要有批判精神,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不要生搬硬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融通生成”论既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简明概括,又是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如何能动地运用这一规律的阐发。

“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统一”论回答了在各学科发展中如何处理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的关系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既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又离不开各种资源。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的关系问题,是各学科研究和建设中具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标志”论的同时,又把“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列为“融通生成”论各种资源之首位,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是指导思想,也是首要资源。这一“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统一”论对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作为学术资源的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一切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使整个学科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成为贯穿整个学科的灵魂。

  以马克思主义为学术资源,除了坚持和运用基本原理外,还要学习、梳理、吸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各种具体事物、问题形成的思想成果、具体结论和具体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应通过系统、深入地挖掘、梳理,掌握同本学科相关的马克思主义资源,将其融通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之中。高度重视这些资源,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重要体现。

  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既不能将它们截然分开,又不能把二者混同起来。指导思想是一元的,学术资源是多样的。融通古今中外学术资源,要兼容并包,实现综合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资源,不是替代或否定它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不是把指导思想降低为学术资源,而是在坚持指导思想的同时,又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学术资源。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引用经典著作中的个别论述或关于本学科某些问题的具体结论,而是从马克思主义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来研究、解决本学科中一切重大问题。如果以为只要找出并引用了经典著作中有关本学科对象的具体论述,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那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成了一种学术资源,而不是当作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特定问题的论述和具体结论,作为一种学术资源,没有、也不可能代替我们对本学科具体对象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能够指导我们对各种问题的研究,它的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适用于所有研究对象的理论和方法,是全部研究工作和整个学科构建的世界观、历史观基础。马克思主义能指导各个学科,但是不能代替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只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充分融通各种资源,详细地占有材料,深入研究本学科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在社会生活中新产生的经典作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才能构建起各学科的“三大体系”。

  处理好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的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学术资源,也就是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整体性研究中把握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实践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无论是直接论述哲学社会科学或其中各学科的内容,还是关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或其中某一方面的论述,都包含着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观点,应该通过深入研读加以阐发和贯彻。

  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学习、领会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要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全部著作和论述来理解和把握。

  又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等。只有深入、系统研读相关论著,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如何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再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各不相同又密切相关的两项工作,高校思政课教师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所承担的教学和研究是彼此相通的工作。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总结思政课建设规律和成功经验。这个重要讲话的基本内容,对于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是适用的。例如,其阐述的“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是上好思政课的指导原则,也应当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建设所遵循;其对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回答了思政课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的问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完全适用,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建设和学者个人成长指明了方向。

  再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他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希望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这是历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对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论述,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联系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各学科研究和建设实际,深入、系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论著,梳理、阐发其中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思想、观点、论断,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科学思想体系。

  (作者:田心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

上一篇: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下一篇:百年党史中的红色经典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