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是党中央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决定中央党校每年招收100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进行专门系统培养。2015年10月,96名“马博士”走进中央党校大门,他们大多来自高校、党政机关、党校等。开学典礼上,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培养训练,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道者”。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半年来,“马博士”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理论境界,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3月22日,中央党校报刊社、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联合召开“‘马博士’眼中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座谈会。10位不同专业的“马博士”纷纷发言,谈了他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刘俊杰、孙劲松、杨玲玲、陈述、高新民5位博士生导师做了点评发言。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赵振华做了总结发言。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钟国兴在座谈会开始时对召开本次座谈会的目的作了说明。
问题意识是把握治国理政新理念的总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给“马博士”们的深刻感受。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生马寒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所以能形成如此丰硕的成果,既源于他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宏阔的战略思维,又源于他在治国理政中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关键是掌握他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三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事关改革方向、发展全局,事关党、国家、民族长治久安的“命运性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问题意识,源于他对党的事业所抱有的强烈忧患意识,源于他对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坚持了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就把握了学习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总钥匙。
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代江波认为,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是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聚焦问题,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理念中可以明显看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问题导向。他所有的党建新思想都是奔着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去的,也是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孕育的。“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如今,时代已经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考题,那就是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不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党建新思想新理念就是围绕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方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仍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仍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生陈玉娟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特别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她认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中的哲学思维对“马博士”具有重要启示。第一,学“渔”重于捞“鱼”。捞鱼的“鱼”是知识,打渔的“渔”是哲学思维。对于“马博士”来说,思维比知识更重要。一个具备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人,就有了“姓马”“姓共”的精神特质,就烙上了中央党校“党校姓党”的灵魂烙印。第二,让哲学聚焦现实问题。“马博士”要做虔诚的马克思主义“传道者”,应该把学术关注点聚焦到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上来,聚焦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来,聚焦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上来,敏锐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消除理论和现实的落差,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用哲学思考问题、用学术支撑思想、用思想传递心声、用理念引导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郭瑞认为,新的时代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给我们以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和舆论工作,发挥网络的正能量。
博士生导师、党史教研部陈述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学习、研究和总结治国理政新理念,理论界特别是青年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特别是“马博士”们,要为形成社会主义的中国学派而努力。社会主义的中国学派要有理论来源,理论来源首先就是马克思主义,其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创造、发明。中国学派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应该从哪里去求是、求规律?一是从历史中去求,包括中国的历史、国外的历史、整个人类发展史;二是从现实中去求;三是从思想理论的发展史中去求。有了这样的理论支撑,治国理政新理念就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凤凰涅槃的必经阶段
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首次提出“新常态”以来,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韩振华认为,“新常态”是综合各种规律的科学判断,体现了在问题和趋势面前“实”的精神、“实”的品格。“新常态”就是不简单追求速度,而是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高质量增长。“新常态”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应对风险的防火墙。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决不能推行所谓的私有化改造,决不能把国有制企业改没了,决不能把农村集体所有制改没了。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王丰对五大发展理念逐一作了分析。他认为,“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解决的是发展布局问题;“绿色”解决的是发展质量问题;“开放”解决的是发展环境问题;“共享”解决的是发展目的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深化,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十三五”时期发展特征的准确把握,是引领我国“新常态”下发展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最大的短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面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无畏的历史担当,提出“一个都不能少”目标和“精准扶贫”新理念。对此,“马博士”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博士生导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杨玲玲教授谈到,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靠“涓滴效应”扶贫存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的缺陷。“涓滴效应”绝不能自发地消除贫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就是说,靠“涓滴效应”消除贫困的想法在今日的中国不可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对西方扶贫理论进行了制度性补正,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作了完美的诠释。
“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
对外政策、国际战略、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时代主题,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准确判断中国国际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
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王政达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积极进取,形成了完全崭新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出外交工作新理念。首先,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作出人类文明走向新判断。其次,提出“中国梦”概念,顺应各国新期待。再次,提出“新型大国关系”倡议,首倡大国关系新模式。复次,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着力打造中国新形象。二是引领外交工作新转型。中国外交更加强调有所作为、主动担当、转换角色,做国际事务中的“概念提出国”和“议程设置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亚投行的建立、朝核问题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思路的提出,都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博士生导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孙劲松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并提出就“一带一路”战略而言,“中国正在创造历史”。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崭新的历史意义。这是一种全新的中国走出去的方式。这种方式强调和平发展,强调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而不是走西方国家那样一种殖民化的老路。我们追求的是“共赢”的模式。我们既要走向世界,又要深度融入世界。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张希中认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比如:重民本、顺民意、得民心的经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做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选贤任能、严格吏治的思路,与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管好干部、从严治吏的思想;注重立德修身正己的传统,与“三严三实”的思想;居安思危、注重变法革新的治道,与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和创新发展理念,等等。
在张希中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滋养以现在:首先,丰富的哲学思想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哲学方法论。例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与重实践、尚实干的思想,“一分为二”与全面发展的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次,厚重的人文精神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精神养料。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人文关怀,其特征主要表现在重视德性、以人为本、和合精神、群体本位等。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处处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思想、人文情怀和人文理念。再次,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道德养分。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形成了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代代相传。这些道德精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博士生导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刘俊杰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揭示了国家治理的内涵,国家治理传承和改造了中华民族优良政治文化,比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老子的治理国家“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理艺术。
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王明科特别注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党史的重要论述。在他看来,总书记的历史观和党史观是一种大历史观、大党史观。这体现在:一是站位高、目光远。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来认识历史和审视历史,注重从宏观而不是微观去把握历史。二是注重历史的客观性。只有承认历史是客观的,才能正确地认清历史,面向未来。三是强调对历史的敬畏感。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四是注重历史的科学性。总书记认为,“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五是准确地定义历史的功能。总书记用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来定位历史功能,这对于学习、研究、运用党史都特别重要。
赋予权力观以新的时代内涵
权力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权力的目的是什么?谁能拥有权力?如何运用权力?权力观是对这些问题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政治学专业博士生刘晓丽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权力的获得、目标、运用和制约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赋予权力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权力观的完整框架,对当下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些思想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权力理论的中国化,继承与创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也批判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权力”的优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权力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视野开阔、全面系统,这体现在:坚持权力的公共性,强调人民所赋予的权力要为人民谋利;坚持权力获得的制度化和规范性,强调干部任用的新标准;坚持权力运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强调干部要敢于担当、有所作为;坚持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权力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权力理论,优化了我国的政治生态,提高了党的执政权威。总书记的权力观及其实践,赢得了党心民心,也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重。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年来,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博士生导师、党建教研部高新民教授谈到,党风廉政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也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从严治党”是党的十三大提出来的,指的就是自身建设,属于狭义上的党建。但是习近平说的是“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全面”是属于广义还是狭义?我们理解,就应该是把自身建设全部囊括在内了。
继续学习治国理政新理念要做到“五个结合”
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赵振华在座谈总结时指出,“马博士”要做虔诚的马克思主义“传道者”,特别是要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带头学习者、热情宣传者和自觉践行者。作为一名“马博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应当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把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穿起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改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坚持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解决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一系列难题。二是把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贯通起来。三是把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与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起来。四是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五是把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治国理政思想,与他在十八大之前的思想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