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艺高峰迈进(心系人民 书写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感言
值此讲话发表5周年之际,我们邀请7位文艺工作者,分享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和生动实践,以期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编 者
拼搏无愧时代
尚长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者充满尊重、信任和爱护,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激励与鼓舞!
5年中,文艺工作者们在创作上更深刻懂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意义,“深扎”逐渐成为自觉行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化作阳光、健康、积极的巨大正能量。5年来,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提升,从剧目建设到人才培养的全面完善,从大剧种到地方剧种的齐头并进,体制内外共同发展和互动,都为文艺工作者创造了良好环境,让我们更敢想、敢拼、敢演。
对我和我的同事们、同行们来说,这5年也是满满的收获:剧院的青年演员们顺利接棒传承版“三部曲”、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先后登上大银幕、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研习班顺利举办……令我感动的是,青年人充满朝气、干劲十足,对传统有敬畏,对创新有思考,有着属于他们这代人的个性和风采。
我们也要看到,文艺工作迎来了好时代、好时机,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民族艺术发展靠的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前进路上依然会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这都需要文艺工作者们并肩努力、砥砺前行。
从事戏曲工作几十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努力在舞台上用好听好看的艺术作品奉献社会,奉献人民,创作出更多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使京剧艺术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这是我不能忘记的初心,也是勠力践行的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正心诚意、厚积薄发,做前辈想做却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才能担起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
(作者为京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精品奉献人民
姜 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警醒自己,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用明德引领风尚,用专业精神实现“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目标。
曲艺总能及时出现在最需要欢笑、温暖和力量的地方,曲艺人送欢乐到基层的足迹遍布全国,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干劲。曲艺在关注时代变迁、把握时代脉搏、发出时代声音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淬炼,锻造一个又一个承载时代记忆、在人们精神深处留有烙印的经典作品。2017年,我再一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把新作《新虎口遐想》奉献给全国人民。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人民为中心是曲艺的生命之源。曲艺来自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只有离人民群众更近,创作的作品才能更真。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那些口碑之作、经典之作、传世之作,都离不开这一文艺创作规律。
这些年,曲艺界的年轻演员们冲上舞台成为“台柱子”。《满腹经纶》《共享单车》《看今朝》等新作品,洋溢着时代新风,也带来了一大批曲艺观众“朋友圈”“粉丝群”。大家都深刻体会到,曲艺创作只有为人民说唱,为时代放歌,才能驻留在人们的心底。这也要求我们发挥曲艺优势,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用独具魅力的形式营造氛围、加油鼓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光发热。
回顾这5年,感慨万千,讲话精神成为曲艺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时刻牢记创作是立身之本,为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文艺百花园里的鲜花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作者为相声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口碑胜过奖杯
张 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不仅因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更是因为优秀文艺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质:扎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
5年来,我参演的几部影视作品都坚持这一导向,获得观众认可。电影《红海行动》《攀登者》均以真实故事为原型。前者让观众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后者让观众看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攀登精神。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通过陈江河的奋斗故事,塑造了奋勇向前且信守承诺的企业家形象,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壮阔画卷。
创作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最高追求。被观众记住的角色越多,演员的职业自信也就越强。表演是一门学科,但表演水平很难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刚入行时,我曾经片面认为奖项就是演员的成绩。后来发现,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而口碑好主要是作品艺术地传达重要的社会意义。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后,观众们自发组织捐款,在云南贫困地区先后建立起14所希望小学。通过饱含正能量的作品打动人、激励人,经由观众实现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成绩。
砥砺奋进的5年里,影视界的积极变化有目共睹。文艺工作者们摒弃浮躁,扎根生活。影视作品内容题材与时俱进,更开阔、更接地气。科技发展也强力带动影视行业,过去航拍镜头要动用直升机,现在各种型号的小型航拍器可以遍布不同场景,大大提升观众视觉体验。
艺无止境,作为演员,我愿挑战更多不同角色,为观众带来更好艺术享受,为社会贡献更多正能量。
(作者为影视演员)
心入才会入心
赵季平
5年前,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感触最深也是5年来激励我不断实践的,是那句语重心长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作为一名作曲家,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是我不曾松懈的工作重心。2015年我带着老中青三代音乐家,三入秦岭采风,创作出以保护大秦岭为主题的《大秦岭》交响音画。2018年又以《风雅颂之交响》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我经常和学生说,不要把创作当活儿干,要有虔诚钻研之心。第一是深入生活,第二是静下心来,第三是要有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既有技术含量又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能够与世界对话的好作品。
关于深入生活,我特别赞同“身入、心入、情入”。今年9月,中国音乐家协会采风团赶赴陕西榆林,艺术家们深入下去之后,激动得不行,当地欣欣向荣的社会图景和百姓生活状态令人欣喜。遍地是树木,一片稻花香,一改过去漫天风沙的旧印象,振奋人心!这些体会和感受不断积累发酵,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在创作过程中产生很多艺术的“化学反应”。
强调心入、情入,就是强调采风和创作过程中要有真情实感,要平视而不是俯视百姓。作品中有老百姓的感情、老百姓的语言,老百姓自然就愿意唱。心入才会入心,我们的音乐创作者只有关注脚下这片土地,身入、心入、情入这个时代,才能写出真正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作品。
(作者为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树大依靠根深
陈 彦
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许多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文艺创作方法“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表述,言犹在耳。作为从陕西这块文学厚土走出来的作家,我深深懂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性,无论柳青还是路遥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扎实的生活基础,人民大众的生命情怀,永远是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法宝。
创作者需真正匍匐到生活的大地上,去感知地脉的涌动,去探测生命的温度。浮躁是因为抓地不稳,眼见那些参天大树,无一不是根深才致叶茂的。文学艺术所有的秘笈,最终都指向两个阅读。一是生活的阅读,一是书本的阅读,这两个阅读形成眼光、视野、筋骨、钙质和气血,构成创作者浑然的吐纳,最终咀嚼出具有生命个性的精神产品。尤其是生活的阅读,不可替代。若只是个书本的阅读者,不免常常被表象迷惑。创作者的生命体验高过一切体验,杜甫如果不是自己的生命体悟持续发酵,就不可能成为名垂青史的诗人。
创作者必须走出书斋,与大地保持气息的畅通,有自己观察生活的视角、扎根生活的场域。一个村庄、一条小河、一个院落,都需要有自己接地的脚印,在那里读历史、读人文、读哲学、读经济、读社会、读民俗,我们会更真切地看到历史与未来共同映照出的鲜活现实。我自己的创作,也反复证明这一点,戏剧《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和长篇小说《装台》《主角》的写作,要不是长期匍匐在“小人物”与秦腔的这个历史与现实的生存场域中,恐怕哪一个也走不到观众和读者心里去。历史和现实的创作道路都告诉我们,作家艺术家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别无捷径可走。叶茂是因树大,树大依靠根深。
(作者为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广阔莫过基层
孟克吉日嘎拉
我所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是我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地。从1957年成立到现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一代代队员深入牧区、厂矿和驻地部队,累计演出6000多场次,创作近3000部作品。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对我们基层文艺工作者来说是一次明确方向、坚定道路的大事;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更是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干劲和信心。
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当晚,一位在乌兰牧骑工作了42年的老队员创作了一首牧民们最喜欢的说唱形式好来宝《乘爱启程》,让更多人分享我们的喜悦。我们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政策融入文艺创作,编排舞台小品戏《喜鹊为啥叫喳喳》,巧妙融入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关乎牧区发展的方针政策。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朱日和情》,生动演绎草原上的军民鱼水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为我们明确创作定位,我们用沾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传达给群众,为基层干部群众加油鼓劲,这是让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辽阔的草原是乌兰牧骑服务群众的舞台。我们越是深扎这片土地,就越有灵感。近几年,我们保证每年下乡演出至少100场。农牧民们喜欢看乌兰牧骑的表演,因为我们最能回应他们的所思所想。乌兰牧骑需要与时俱进地提高节目质量、艺术水准,创新服务形式,但一专多能、节目多样、短小灵活的特点不会变,做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的职责不会变。
(作者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
寻找星辰大海
郭 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对于这一要求我有一点心得领会。
今年大年初一,历时4年创作的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著小说打动我的是它深沉的意境:面对宇宙浩劫,人类制定了长达2500年的“流浪地球”计划,由100代人完成。人类团结一致,守护家园,向星辰大海进发。这一悲壮而浪漫的景象充满诗意,让我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故事: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国数千年文明史,有些东西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流浪地球》延续了这些基因。
这种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中国精神,团结一致共铸全人类命运的博大胸怀,就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的团队创作出一个个鲜活人物形象:奋战到最后一刻的“中国CN171—11救援队”、纷纷掉头投入行动的多国救援队、点燃自己为人类赢得希望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这些人物深深打动观众。
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艺术最终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时代,刘培强们身上有无数现实生活的影子。汶川“5·12”地震发生时,中国人民和子弟兵众志成城抗击天灾;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出舱那一刻,中国航天人已然将科幻变成现实。这些真实的中国面孔和中国故事,让银幕英雄形象有了现实依据而更加可信和感人。
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电影人有感于国家日益强盛,生活日新月异,创作激情涌动,创作灵感迸发,身处这样的时代,《流浪地球》这类电影才得以诞生。我们将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继续为观众创作出更多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
(作者为电影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