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宣传思想工作的又一篇纲领性文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宣传思想工作的又一篇纲领性文献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编者按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家央媒,亲自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本报特约请省内新闻学界知名专家,谈对习近平总书记 “2.19”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

       以创新理念指导新闻舆论工作

       丁柏铨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体现出以创新理念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鲜明特点。

     十八大以来,在一些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相对于中国共产党原有的新闻宣传思想有许多创新:一是在坚持党性的问题上有创新。二是在舆论引导包括网络舆论引导方面有创新。三是在对新闻事业的指导方面有创新。四是在倡导遵循与新闻、传播、舆论等有关的规律方面有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相比于他此前的新闻舆论观,体现出了诸多理念创新之处。

     第一,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的观点富有新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所举的是马克思主义之旗帜,以此来对社会舆论进行导向和价值观的引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准确定位。新闻舆论工作极端重要。“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目标。“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和“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则是实现新闻舆论工作目标的路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希望新闻舆论工作具有全球视野。这一点,在自媒体时代显得特别重要。以往党对于新闻工作和舆论工作的目标要求,当然有过多次明确表述,但对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如此集中和明确的表述,还是第一次。

     第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者四种角色的概括是全新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同时当好上述四种重要角色。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责无旁贷。与此同时,还应该忠实记录、秉笔直书时代风云。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全部努力,是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社会成员人人作出努力,新闻舆论工作者尤其应当担当起守望和维护的重任。新闻舆论工作者身兼四任,体现了党的高度信任,也表明他们的责任重大。习近平说:“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把“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放到“铸魂”的重要位置上,理所当然。唯有如此,新闻舆论工作者方能胜任上述四种重要角色。

     第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导向”的提法既透彻而又有新意。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非常明确:“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这就意味着:抓导向的理念和实践,要贯穿新闻舆论工作的始终,体现在所有的舆论空间之中,实现全覆盖。这就将舆论导向的重大命题,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四,对媒体竞争进行了新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无论是着眼于国际传播格局还是着眼于国内传播格局,都涉及按“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要求建设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一重要问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要点是:要努力造就“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是一个新的提法,是与全媒体时代的要求相契合的。

    第五,对转作风改文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俯下身”是相对于高高在上而言的;“沉下心”则与心浮气躁划清了界限。具备了上述两条,才称得上转作风。“察实情”关涉通过深入采访明察真实情况。“说实话”,是说真实实在的话、符合实情的话,而不说假话、虚与委蛇的话。这样做,需要有胆有识,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动真情”,采访中,为采访对象的真情深深感动;通过写作或制作,又以自己的真情去打动传播对象,实现传播者、采访对象、受众三者之间真情的传递和互动。唯其如此,“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能走进受众心里的作品,方才可能问世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六,“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这也是一个新命题。关于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学界和业界人士有过很多讨论,有过两者殊途同归的见解。但地方主政者、管理者中将两者对立起来、以正面宣传压舆论监督(即进行“控负”)者不在少数。党的最高领导人,作“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表述,这是第一次。这对于推进舆论监督、以此方式进一步扩大正面宣传的实效,将产生可以预期的良好效果。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之道

     顾理平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媒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也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媒体都在苦苦寻找创新发展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段讲话内涵丰富,“创新”是其核心内容。

     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有自己长期坚守的东西:首先是党性原则和国家意志的呈现。媒体不要指望通过一条或几条新闻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世界,但一定会通过持续不变的信息传播来改变一个人,一个世界。在许多时候,我们在讨论当今社会人们的信仰的时候,我们会心存忧虑。主流信仰缺失和信仰多元确实是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原因众多,但一些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误或偏差显然是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的、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被尊重并在新闻传播中得到强化,如果核心价值都可以被忽视,这个国家或民族就没有希望,也不会有明天。媒体人应该知道,一旦媒体传递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被受众接受,再想改变就极为艰难。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始终坚守核心价值观和高尚的新闻理想。其次是锲而不舍的受众审美情趣的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要关注、尊重市场,了解受众兴趣,满足受众需求,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导向作用,引导、培养受众情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审丑无底线,持续的低俗满足只能激发底线下移,而高尚优雅的审美情趣需要长期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画面加以熏陶和引导。第三是持续不断的专业的、负责的形象塑造。负责任的媒体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真实均衡的报道,将社会呈现给受众的,而均衡报道无疑是专业的特质之一,这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重要。一般来说,新媒体会较多关注社会上负面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不能呈现,而是如何均衡呈现。正面报道可以给人以希望,而批评报道则是媒体力量的体现,必须均衡呈现,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专业性。

     在坚持基本的精神内核之后,我们当然应关注新闻舆论工作应该有哪些创新。首先必须进行理念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传受关系的认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传受关系是不平等的。我们强调舆论引导,但这种引导不应该是“强制”的。传受关系是否平等将严重影响受众是否愿意接受相应的信息。传者和受者双方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主体,彼此共享权利,分担义务。自媒体时代,“人人皆记者”成为可能,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方法和传统媒体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量信息极易造成信息污染,让受众无所适从,传统媒体应成为信息污染中的“空气净化器”,用自身的品位风格,帮助受众提升媒体素养。与此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以有利于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主流意见。同时也可借此强化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形成良好的传受关系。其次是内容方法等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为尊重受众的接收习惯和接受心理,通过对受众需求的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世界上两大有影响的财经报纸: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他们在报道财经新闻时,分别采用“分析模式”和“故事模式”,就是在分析受众群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值得借鉴。“分析模式”强调财经报道中的学理性和逻辑性,这与英国财经新闻读者较多理性色彩有关;而“故事模式”往往注重财经报道的故事性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这与美国财经新闻读者较多感性色彩有关。今天,我们经常讲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声音”,如果不在内容、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就“一切皆无可能”。我国一些主流媒体,新闻的表达方式经年不变,连排版习惯、字体类型和大小也多年不变,置受众的接收习惯与接受心理于不顾,无法想象这样的媒体会受欢迎。最后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传统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曾经行之有效,也产生过十分重要关键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脱离现实的情形,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从体制机制的创新入手进行变化。这种宏观创新尽管会遇到各种困难,但终将春华秋实。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占领新闻舆论传播制高点

     王传宝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基本工作遵循、队伍建设要求,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对广大舆论工作者来说,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新闻舆论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仅党的十八大以来,除了这次讲话之外,还有三次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集中论述。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以前的讲话,这次讲话在以下四方面,具有突破性意义。

     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全局高度。不同于以往的“新闻宣传”的表述,这次“新闻舆论工作”的话语表述更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新闻舆论作为社会民意的“皮肤”,其重要性和显著性与日俱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事关全党全国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既往的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因此,党的媒体,必须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切实转变观念,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新闻宣传理念,如此才能适应急剧变化了的受众需求和舆论生态。

     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并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就是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字,分别从坚持党的领导、服从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团结稳定鼓劲、凝聚民心传播正能量、加强舆论监督提高战斗性、提高对外传播的效能和效果等六个方面,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要承担起这样的职责和使命,就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同时,要承担起这样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党的舆论工作者,就要不断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在实践中,努力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强调党的新闻舆论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舆论导向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都要增强看齐意识,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但仅此还不够,在导向上,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报道也要讲导向。这一要求,对现存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些乱相纠偏,极具针对性,尤其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自由主义思想盛极一时的当下,明确了舆论工作的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性。这一论断,澄清了一些模糊的、错误的思想,具有极强的认识论意义。

     党的舆论工作必须全面创新,牢牢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以前的讲话,多次论及。这次讲话,则进一步强调,党的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从而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只有全面创新,才能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只有全面创新,才能切实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只有全面创新,才能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效度着力,体现时效度要求;只有全面创新,才能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只有全面创新,才能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只有全面创新,才能真正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讲真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来提高党的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也才能真正占领新闻舆论传播制高点。

      总之,这次讲话,内容丰富,新意迭出,针对性强,其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是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遵循。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极大丰富。对每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都需要深入领会、切实践行。

     (作者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教授、博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 又一次深化与发展     

       胡正强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提出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具体要求,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系统、全面、深刻、周详,是马列主义新闻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进一步发展。

     新闻活动起源于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触角可以伸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新闻事业自诞生以后,就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新闻传播的功能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中外新闻传播发展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新闻功能观,新闻工作也因而被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职责和使命。

     无产阶级对新闻传播功用的理解自然超越了资产阶级报人所能达到的高度。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年轻的时候,热情评价新闻是能够“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的工作。报刊同无产阶级政党相结合,成为党的机关媒体的时候,它便是党的一面旗帜,也是党存在的一种标志。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而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思想、政治上的敏感性,当然,这样做也许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谁不准备承担因此而带来的风险,那么“谁就不配站在这种光荣的前哨岗位上。”列宁关于报纸的作用曾有一句名言:“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所指的“集体”,其实就是人民群众。他认为报纸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必须时刻坚持党性原则,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在他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新闻工作理论。他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世界东方的实践和代表。1948年4月2日,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报纸的作用,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他多次指示报刊宣传务必“服从于党的当前政策”,1957年,他又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强调要有大局意识,“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纵览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闻方面特别注重强调政治方向,强调要对新闻工作加强领导:“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条离开了领导也搞不好,报纸就没有力量,容易变成‘有闻必录’。所以办好报纸的前提在领导。”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报纸要成为国家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要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我们的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就是加强思想的领导,使之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非常关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2014年8月18日,他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发表讲话,他以全局的眼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高度考虑新闻宣传工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深化对新闻宣传规律的认识。2月19日在中央新闻媒体进行调研时,对党的新闻工作又提出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涵盖了对新闻传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德、思想、认识、交流等诸多方面功能的认识,论述系统而全面,深刻而周详,很多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如成风化人、联通中外等观点,都是对当下社会需要的回应,体现出强烈的理论现实关怀,堪称马克思主义新闻功能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集大成性的体系性论述。

     新闻事业的全部功能,都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业影响力的大小、声誉的高低以及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支出色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实是当前我们新闻工作者用以武装自己头脑的锐利思想武器,其精神值得很好地学习和领会。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上一篇: “习近平经济工作论述”解读之八——供给侧改革:按下经济结构转型的“快进键”
下一篇:【学习笔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政治领域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