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的六条原则。这些原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得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之中,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总体布局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源自于三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一是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方略;二是源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及其实践,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路径保障,必须通过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来实现;三是源自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两山论”“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生命共同体”“全球共赢”等思想是对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与全球治理、环境与政治关系及其规律和生态环境科学理论的深刻把握,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目的和依据。
“两山论”与环境经济规律
资源环境问题类型、程度及其影响状况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发展方式息息相关。我国在上世纪90年中后期进入重工业和快速城镇化阶段,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开始迅速恶化。生态环境形势开始从“局部恶化、总体基本稳定”进入“局部改善、总体恶化尚未遏制、压力持续增大”状态。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十六大强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十七大认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十八大强调,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认为,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环境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目前生态环境形势做出“稳中向好趋势”的判断,笔者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二是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增量收窄、强度减弱。但从生态环境问题和质量状况看,目前仍处在压力大、风险大、问题严重的高峰平台期,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我国对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和处理两者关系的战略部署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深化和展开的。从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提出并不断强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前,各地对环境经济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在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安排上,总体上还处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状态。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本世纪初,在浙江、福建、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诸如安吉、张家港等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地区,也就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实践范例。
从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开始,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标志,我国对环境与经济规律的认识及其相互融合发展战略安排与实践发生了系统性飞跃。当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环境与经济关系状况就发生了全局性和根本性变化。环境成为资源,具有自然资本的价值,是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与土地、技术等要素一样,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变量。同时,优美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优美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经济是发展的两个基本内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内涵。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既是对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状况及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形象概括,更是处理好环境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总书记在2013年考察海南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该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
关于正确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战略定位问题,总书记在2014年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我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在2017年,总书记进一步阐述,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关于如何理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之间的经济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形象地讲到,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又一次讲到,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关于从全局上如何推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则,总书记强调,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民生福祉”与环境社会规律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及规律,就是生态环境状况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情况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所反映出的规律。
在我国,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状况在近十多年出现了3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公众的环境意识显著提高,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美好生活质量的一部分的认识和期待越来越明显,从过去求“温饱”和“生存”的状态进入注重“生态”和“环保”的状态,这是环境与社会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雾霾等环境污染对众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对环境质量不满意的情绪和对政府加大环保力度的要求强烈。同时,以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标志,我国进入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高发频发期,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增强。三是以2007年厦门PX项目事件为标志,公众不但对现有的环境污染不满意,还且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频繁出现激烈的反对行为,即明显进入环境“邻避”问题阶段,对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环境社会风险明显增大。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自媒体时代下进入深度调整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碰头叠加,信息流瀑效应显著,群体性行为易发多发,这就决定了我国环境与社会关系状况进入一个敏感时期。尽管总体稳定,但环境社会风险的“灰犀牛”危机不得不防。当然,用好敏感期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力量,就可以促进建立全民参与的行动格局。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地把握了我国环境与社会关系发展变化时代脉搏,揭示出环境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关于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属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指出,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同年,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关于环境与民生的关系问题,总书记在2013年讲到,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可以说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必然会不断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最直接、生动、形象地反映环境与民生关系规律的论断,就是总书记2015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正是有了总书记关于环境社会问题的科学论断,十九大将优美生态环境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之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对于如何保障人民的环境福祉,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境与民生关系的理论判断,源自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伊始,就向中外记者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和目标。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与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之所以是个统一整体,是由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物质交换关系、能量流动关系等相互联系所决定的,最终又形成特定的功能关系。所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采用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路,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整体性效果。生态系统方式理论认为,水、气、土、生物等各环境要素之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管理生态系统需要运用综合、系统方法;生态系统具有产品供给、环境调节和文化美学等多重服务价值,需要进行多目标的综合管理。所以,生态系统方式管理是一种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规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管理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并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进一步做了阐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对于在实践中如何坚持生态系统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治水、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管制、城市管理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环境治理
国际环发进程起步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以1992、2002和2012年三次首脑峰会为标志,不断推进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旨在推动国际社会环境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是国际环发进程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获得了很大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环发进程和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出现了历史性、转折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在国际环发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中,我国从积极参与进程走向主动引领进程、从与国际接轨走向开创新机制、从遵守规则走向维护和制定规则、从“引进来”走向“走出去”的重大调整。
在这一重大转折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早在2013年,习近平就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不仅说了,也这么做了。2015年,没有中国的主导性贡献,也不会有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诞生。
人口规模、现代化进程及其资源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需要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所强调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作者: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 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