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出版发行,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权威读本。
大山里的巡回法庭。李雨娟摄/光明图片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当今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在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兴则国家兴。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最鲜明的特征、最显著的优势。不能把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更不能用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来动摇和否定党的领导。那样做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险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国政治建设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同西方政治理论及所谓“宪政民主”的原则界限,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四川崇州推出法律机器人“小崇”,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新华社发
2、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根据实际自主确定我国政治制度。国情是确立政治制度的现实依据。“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因为各国国情不同,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一个国家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根据具体国情决定的,是在这个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的例子比比皆是,教训深刻。设计和发展我国的政治制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只有扎根本国土壤并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最管用。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都是如此,我国政治制度的选择也是如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扎根于我国的社会土壤,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些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长期坚持。
树立高度自信,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在政治制度模式上,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牢固树立政治自信,始终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既不为“普世价值”所迷惑,也不为“颜色革命”所干扰。制度自信,不是自我满足,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新时代,我国将继续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新天津生态城全景。新华社发
3、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改革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但还需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改革将为党和国家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增添强大动力。在新时代,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不断推进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通过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好发展。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我国改革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必须保持很强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从国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政治体制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进行谋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部署,提出190项改革举措;十八届六中全会就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研究部署。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今后同样如此。
在新时代,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部署,把握全局,注意协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应该改又能够改的坚决改,不应该改的坚决守住;应该改而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改,该快的一定要快,不能快的则循序渐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削弱和减少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完全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全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全面提升我国政治文明,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执笔人:张达、苗伟、杨昕、李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