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不论从世界发展态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特别是他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着重抓的三件大事:第一,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第二,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第三,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把思想、行动、工作重点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最近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为学习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经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重要教材。
一、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
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经济发展,首先要明大势、掌大势,顺势而为。要实现更好发展,必须更好分析形势和环境,更好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更好把握宏观经济大势,更好应对挑战。
揭示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早在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并强调,不论从世界发展态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这一重要论断,超越了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社会普遍采取的量化宽松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做法,为科学分析经济形势,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作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重要判断。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重要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决定了我们必须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现经济高增长的做法,必须通过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
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是对我国经济所处的方位、发生的变化的深刻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既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经济怎么看的认识,又为我国经济怎么干指明了方向。
二、提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内在系统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正在重构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增长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条件变化的客观性,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远,还会付出极大代价,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激发经济潜力,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党中央变压力为动力,顺大势、谋大事,从实际出发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对指导经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概括地说,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创新动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是要素配置扭曲,是体制机制障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同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改革就只能是坐而论道,最终到不了彼岸。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关上,开放程度会越来越大,开放水平会越来越高,介入全球化能力会越来越强。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党中央提出的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还有许多重要内容。比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针对性,不搞量化宽松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突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先后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对资源能源有效利用、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改善民生、加快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作出深入部署。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
三、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
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要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经常审议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形成了每季度分析研究经济形势的制度,同时定期研究部署重大战略问题,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制度日益完善,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要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新形势下,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经济形势变化很快,我们不熟悉、不知道的事情很多,要做好工作,就要深入调研、加强分析、加强学习、提高本领。这当中,尤其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领导干部要胜任工作,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必须下大气力完善知识结构、增长实践才干,缺什么补什么,既要多学一些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知识,也要多学一点国际、战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要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的本质要求就是把握规律、尊重规律。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必须改变“习惯于仅靠行政命令等方式来管理经济,习惯于用超越法律法规的手段和政策来抓企业、上项目推动发展,习惯于采取陈旧的计划手段、强制手段完成收入任务”的做法。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通过科学方法贯彻各项大政方针。稳中求进,强调的是要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的根本点在于稳定大局、不断进取;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坚决守住金融安全、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底线;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稳”和“进”要相互促进。
(作者:陈 理 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六编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