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显示——
2013年到2020年河北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63.61
2022年3月29日,工作人员在雄安新区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监管平台工作。启动区是雄安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承担着北京非首都功能首批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资料片)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河北日报记者 曹 智
1月7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3)在北京大学召开。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京津冀三地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论坛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指数变动趋势显示,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体来看,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创新产出大幅增加、三地间科研合作和技术合作网络日益完善、基于创新链产业链的合作不断加强,特别是北京的高水平论文、高质量专利、标志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原始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国平表示。
■ 河北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势头良好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是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研发的用于动态监测和评价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状况的指数体系。《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在界定区域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为导向,按照数据可连续获取的原则,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的指数体系。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从京津冀整体、三地和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个空间层面,分别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指数包括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重点测度分析了2013年至2020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发展趋势。
李国平介绍,测算结果表明,2013年到2020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417.27。其中,2018年到2020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保持高速增长,说明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一级指标看,京津冀的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环境四个指标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创新绩效指标也在2020年止跌回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京津冀三地各自情况来看,2013年至2020年,北京的协同创新指数从716.81增长到1132.13,是三地中增长最多的,体现了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天津的协同创新指数从2013年的505.01增长到2020年的593.28,2019年至2020年,天津协同创新指数增长尤其快。2013年至2020年,河北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63.61,取得了明显进步。
2013年到2020年,河北的协同创新指数增幅达到了164%。特别是2016年以来,河北的协同创新指数增长明显加快。受新冠疫情影响,2019年到2020年,河北协同创新指数增速放缓,GDP增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GDP比重等少数指标出现了下降,但大部分指标仍保持增长势头。
从各指标来看,2013年到2020年,河北创新能力指标从2.71增长到28.34,增幅超过900%;科研合作指标从2.31增长到26.59,增幅超过1000%;技术联系指标从21.27增长到88.06,增幅超过300%;创新环境指标从38.57增长到96.78,增幅超过100%。这说明河北协同创新水平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快进步,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势头良好。
■ 京津冀三地科研合作大大加强
从《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来看,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呈现出多个亮点。
从研发经费来看,《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显示,京津冀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20年的4.39%,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从2013年的43.194万人年增长至2020年的55.1978万人年。
研发投入的增加产生了明显效果:近年来京津冀创新产出也大幅增加,北京的高水平论文、高质量专利、标志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原始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增加投入的同时,近年间,京津冀三地科研合作大大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显示,从2013年到2020年,三地合作发表论文数从3085篇增加到6871篇,科研合作网络密度从0.769增加到1,京津冀三地形成了以京津为主轴,京保石为次轴的科研网络结构。
京津冀三地间的技术合作网络也在日益完善。从2013年到2020年,京津冀三地合作专利数量从5252件上升到11611件,增幅达到了121%;其中,北京与廊坊、保定、沧州等周边地区的技术合作增长趋势尤为明显。
三地间基于创新链产业链的合作不断加强,北京创新外溢效应明显。截至2020年,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过12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达8300多家。
在京津冀,创新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从交通条件来看,截至2020年,京津冀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四横、四纵、一环”的京津冀路网格局初步形成;京津冀高铁网络建设进展顺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从服务业来看,三地科技服务业稳步发展,北京成为全国科技服务高地和全国“双创”引擎,独角兽企业占全国比例达到近四成,国家级众创空间位居全国第一,为京津冀创新创业提供了大量服务支持。
参加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3)的业内专家纷纷表示,《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对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进展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判,对把握下一阶段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政策着力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