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避免“单打独斗” 注重“协同创新” ——从5•18经洽会看我省对接京津新亮点(下)

5月19日,廊坊国际会展中心中信国安“中国互联网之城”展区,参观者与智能机器人亲密接触。中信国安集团在我省香河启动“中国互联网之城”项目,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启“互联网+智慧城市”新模式,让城市更美好、更智慧。记者 赵威 摄

5·18经洽会作为河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赶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大机遇,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借助5·18经洽会,河北精准搭建平台和载体,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在招商和项目引进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单打独斗”,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从过去单一项目对接服务,到更加重视产业集群集聚

“敬畏产业规律,尊重投资规律,驾驭园区规律。”5月18日,2016年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高端会议上,中投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陈良秋的三句话赢得一片掌声。

在他看来,这些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读懂投资者“付出要有回报”的心理,只有更好地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配套,为企业降低综合成本,才能提升招商引资的效率。

如今,对于来自京津的高科技企业“当家人”来讲,选择“邻居”成为一种潮流。

胡永岚,翌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表示,自己来到固安产业新城的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就是因为能够与另一家企业——鼎材新型有机半导体技术项目做“邻居”。

高科技企业为什么会讲究择邻而居,胡永岚道出了答案。“我们与鼎材是多年合作伙伴,更是新型有机半导体技术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同一园区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联合研发有很大帮助。”胡永岚说。

然而,过去的5·18经洽会,对于园区招商而言,更多的是关注单个项目的引进和对接洽谈,而对于能够主动吸引企业入驻的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的打造力度不够。令人高兴的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河北的加速落实,今年5·18经洽会上,不少开发区、园区都在深入研究产业、投资规律,努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做大产业集群,吸引同一产业的企业批量入驻。

经洽会上,有专家讲了这样一个案例:虽然北欧小国芬兰的整体创新实力不及德国、日本、美国等,但这个国家却通过精准选择通信等产业,聚合上下游环节的几百家企业联合搞研发、生产,形成完整产业链,构建出实力超强的通信产业集群,成为跨越式发展的典范。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省份亦然。在京津冀产业创新协同发展高端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支招。他认为,京津冀三地产业一体化是一场空前浩大、深刻精细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组织结构的变革,特点是承接转移、集群集聚、整合重组。河北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移,承接天津高新技术的延展,就要通过同类产业的集聚和上下游产业的集聚,达到规模化、专业化目标。

从过去同质化竞争,到更多以协同合作谋共赢

亦庄在北京,永清在河北,距离虽不远,但毕竟分属两省市。但在本届5·18经洽会上,这两个地方亲如一家。

5月19日,廊坊市新绎酒店,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投资环境说明会在这里举行。这个高新区是由廊坊市政府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共赢”原则,合作共建的省级高新区。

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副主任赵书江介绍,按照“京冀合作共建的典范、协同创新的战略高地、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的发展方向,双方合作,面向全球招商,重点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主导产业,争取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升级版的“新亦庄”。

“建立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就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提升产业分工协作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打造区域创新合作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一位参加5·18经洽会的演讲嘉宾表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同质化竞争少了,以协同合作谋共赢的案例多起来了。来自沧州市的与会代表,也带来了协同创新的好消息。京冀两地建立共建共管利益共同体,建设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让入园企业保留“北京身份”,如今落户产业园的北京药企已达40多家。(记者 庞 超)


上一篇:专家建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打好先行先试“改革牌”
下一篇:2016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高端会议举行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