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燕赵新答卷·廊坊篇 |京津之廊,发展动能加快释放

京津之廊,发展动能加快释放

河北日报记者 孙占稳 解丽达

位于京南·固安高新区的大兴机场固安城市航站楼,是大兴机场首座跨省城市航站楼。 河北日报通讯员 门丛硕摄

位于廊坊开发区的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工人在组装光电倍增管。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位于永清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圆通北方总部基地日均处理快件量600万件,每天进出港货车500辆,已经成为京津冀以及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转枢纽和集散地,高速助推永清县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构建新格局、开创新未来。”5月18日,伴随2021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大幕开启,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京津走廊上的“绿色明珠”——廊坊。连续举办21届经洽会的京畿小城,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国家地理版图上的廊坊市,深得天时地利。这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白菜心”,京津雄“黄金三角”的核心区。如何把这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这是历届执政者思考最多的命题。

聚焦建设“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城市”,廊坊深耕北京、融入机场、借力雄安,加快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争做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唱响协同主题,加快与京津一体化发展

“过去到大兴机场至少一个小时,现在用时缩短三分之二!”5月17日,廊坊市民王全清从机场北线廊坊北收费站上高速后,20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当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廊坊段与北京东延段正式联通。

断头路接连打通,跨河桥飞架两岸,公交车跨越省际……廊坊积极推动一大批综合交通运输项目落地,全市与京津对接的干线公路有17条,28个接口,北京公交车通达全市9个县(市、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路网体系逐步形成。

路畅通,人气旺。5月13日,2021年北京·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上,北京与北三县签约39个合作项目,意向投资额约247亿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首批推出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企业群众异地办事不再“两头跑、折返跑”。

坚决服从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廊坊坚决落实京冀交界地区和雄安新区周边地区管控政策,加快推进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市累计引进京津项目552个、资金2520.8亿元。

“凤凰”展翅,廊坊腾飞。圆满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保通航任务后,廊坊将临空经济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动——沙土地上辟出了四通八达的路网水系,建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种上了树木花草,未来的世界一流航空城雏形初现。

唱响协同主题,绘就发展蓝图。“十四五”期间,廊坊将继续扎实做好深耕北京、融入机场、借力雄安三篇文章,推动北中南三大板块全面提升,加快打造与京津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加速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初夏时节,万物勃发。省重点建设项目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这里将建成大型数字化全业态商贸物流供应链基地,整体投入运营后年商品交易量将超过千亿元。

项目加速跑,赋能高质量。“十三五”期间,廊坊累计实施省重点项目195个、总投资6932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87%,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3.6%提高到35.6%,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全省领先。

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廊坊明确打造“1+5”市域主导产业和“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4家钢铁企业、1974万吨钢铁产能全部退出,三次产业结构由8.6∶37.5∶53.9调整为6.7∶31∶62.3。

“千企转型”,质效提升。廊坊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396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60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6万家,大城保温建材、文安人造板、香河家具等传统产业通过整合重组焕发新机。

廊坊开发区推进现有企业“二次创业”,廊坊高新区推进低效土地盘活再利用,固安在全省率先出台“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全面叫响“亩均论英雄”,廊坊腾笼换鸟打造经济发展“高产田”。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7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8%,比上年同期高34.3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实现首季“开门红”。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打造创新创业热土

今年的“5·18”经洽会上,现场参会、视频会议、线上虚拟展馆、线下实体展交相呼应,海内外万余名客商洽谈互动、成果丰硕,“近水楼台”的廊坊市签约合作53个重点项目。

牵手“5·18”以来,廊坊借力国家级、国际化会展平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扎根……廊坊由内而外脱胎换骨,2020年更捧回“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

无论是外地客商的眼见所及,还是本土居民的心中所感,这座城市发生了沧桑巨变——

路通了,城大了。“十三五”期间,主城区打通断头路21条,改造老旧小区327个,全市路网密度全省第一。农村危房改造1783户,改厕66万座,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144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

天变蓝,地变绿。“十三五”期间,廊坊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PM2.5年均浓度由85微克/立方米降至4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由185天增至252天,6条国省控河流7个断面全部达到V类水体以上,新造林133.38万亩,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因改革而兴。廊坊成功组建市县行政审批局,“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7个小时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8个工作日以内,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全面贯通,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96%以上;市场主体由22万户增至48.1万户,在全省唯一连续8次获得“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称号。

因开放而活。廊坊把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主平台,14个省级以上园区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新项目、90%以上的新兴产业,吸引了华为、富士康、维特根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户;“5·18”经洽会、“9·26”农交会办会机制不断创新、水平逐年提高;廊坊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廊坊自贸片区提速建设,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联动”格局加速形成。

因创新而强。廊坊制定实施科技创新“1+4+N”系列政策,“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增长4.9、1.7、3.1和2.1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2个百分点。2020年,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消除C类县。

“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的号角响彻廊坊大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廊坊蓄积的发展势能正在加快释放。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廊坊奋发作为、砥砺前行,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上一篇:三河全面提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能力
下一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