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六年来,仅河北就承接北京转入基本单位上万个,这既是一场地理位置的“大迁徙”,也是一次生产力的重塑。
不少人离开北京,在新的舞台上“追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收官之年,记者采访其中的部分“探路者”,倾听他们的故事。
拓荒: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渤海之滨,一座现代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在河北沧州拔地而起,这里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外迁的重要承接地,目前已签约北京项目97个。
冀伟伟所管理的企业,在产业园第一批开工、投产,与上下游企业就隔着一道墙。
“五年前刚来时,附近都是荒地,现在全是工厂。”冀伟伟说,从北京到河北,厂区从30亩变成100亩,员工从70人变成120人,年产值从几百万元变成几千万元。
三年前得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后,在北京工作的方轩经常周末来新区考察。“这里蕴藏着很多机会,我很想参与进来。”方轩说。
2017年底,方轩辞掉工作搬到雄安。他发现,和朋友们在非饭点时间居然找不到一个地方坐下来聊天,当时就想干脆开个咖啡馆。
咖啡馆刚开业时,遇到过当地人推开门问卖不卖驴肉火烧,还有人抱怨说相比咖啡馆超市的速溶咖啡只要2.5元。如今,天南海北的创业者来此喝着咖啡,聊着天。他每周会在咖啡馆举行一次读书会,给雄安带来一种年轻、现代的生活方式。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中关村2015年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负责人扈德辉回忆说,带着压力和期待,他不停地在北京、保定两地跑。最初的那段时间,几乎住遍了创新中心附近一家快捷酒店的每个房间。
10月12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扈德辉(左)在创新中心与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发
渐渐地,慕名而来的企业多了起来,但扈德辉却不急于把大楼填满。他深知,谋求短期租金收益不是中关村来保定的目的,植入创新基因,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才是关键。
扈德辉和他的团队给创新中心定了“门槛”,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决不能放进来。目前,创新中心371家入驻企业一半以上来自北京,入驻率超过80%。
迁徙:主动拥抱新生活
10月12日,河北廊坊云裳小镇精品服饰区商户黄鹏程在库房整理服装。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随着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展示宣传,前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在减弱,目前销售量正在逐步回升。”河北廊坊云裳小镇精品服饰区商户黄鹏程说。
2005年,20岁的黄鹏程怀揣梦想到北京,经历几起几落后终于在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站稳脚跟。自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以来,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已有3800多家商户入驻云裳小镇。
10月12日,河北廊坊云裳小镇精品服饰区商户黄鹏程(左)为顾客介绍服装。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我店内所有在售服装都是自主设计生产的。”黄鹏程表示,40人的服装设计团队还常驻北京,每个季度都会设计至少200余个服装款式。
沧州明珠商贸城是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另一个承接地。记者走进商贸城早市批发区,看到商品琳琅满目,前来进货的人拖着载满货物的小拉车进进出出。
5月20日,工人在河北沧州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内工作。新华社发
“2017年从大红门搬来后,经营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以前在北京一年销售额600多万元,现在比过去还多了一些。”苏小竞说,他在商贸城二楼经营着一家女装店。
苏小竞在沧州“服装小镇”的加工厂也要正式生产了。这个小镇与明珠商贸城相呼应,目前已接收北京服装设计加工企业500多家。
一家加工旗袍的厂家负责人甘晓川说,因为北京产业政策等原因,厂子最开始在北京石景山,后来搬到房山,几经辗转来到河北沧州。
“奔波的日子每天让我焦虑,来到沧州之后我感觉踏实了,扎下了根。”甘晓川说。
播种:让新的理念开花结果
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的河北燕达医院曾面临门可罗雀的尴尬:环境优美、设备先进、患者少、噪音小,成为电视剧拍摄“圣地”,多部火爆的医疗剧在这里拍摄。
受益于北京朝阳医院医疗专家团队的派驻,燕达医院实现了“生死蝶变”。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卢长林作为首批派驻专家,其经历很有代表性。
“来了以后,首先重建医患关系。”卢长林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给一位姓高的阿姨看了自己胸前佩戴的双证胸牌:一个是北京朝阳医院的,一个是燕达医院的。阿姨当即说:“好!我这么大年纪就交给你了。”
情况慢慢好转,燕达医院被认定为京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又成为河北省首家获批的民营三甲综合医院。
2018年3月,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成立。作为首批派驻的教师,冯小宇与雄安结下不解之缘。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派驻教师冯小宇同孩子们交流(2019年3月20日摄)。新华社发
有一个场景让冯小宇难忘:学校本部航模社团学生到雄安校区进行表演。一架架飞机相继起飞,在空中进行各种花式表演,引来孩子们阵阵欢呼声。作为主持人,冯小宇将话筒递给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加油助威。让人意外的是,话筒就像“怪兽”,所到之处大家都在躲闪。
他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机会接触新东西,希望他们站在任何地方都能自然大方地表达自己。
9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派驻教师冯小宇带领雄安校区的孩子在雄安建设工地参加“我与雄安共成长”主题活动。新华社发
冯小宇在学校成立合唱团、舞蹈团、中国鼓社团,举办街舞、国标操、运动嘉年华等课外活动……校园生活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心渐渐打开了。
两年派驻工作结束时,冯小宇向组织申请了延期。他觉得,很多目标还没实现,要继续让新的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