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廊坊打造全孵化产业链 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记者 杨雅淇 通讯员 徐雅斌 秦木)位于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河北谊安奥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谊安奥美”)的生产楼内,一至四层的各个生产车间都在紧张有序忙碌着。每个车间都按照生产流程和产品型号的不同,分为若干个生产区域。在整机调试区,工作人员陈国柱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计量设备,对机器进行校准。

河北谊安奥美成立于2015年,是谊安集团为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部署,承接谊安集团研发制造职能,在廊坊设立的产业基地。截至目前,谊安集团累计申请知识产权千余项,所转化项目全部在河北谊安奥美落地。尤其是该公司研发的高端无创呼吸机VG55,于2019年底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为河北首例高端无创型呼吸机。

河北谊安奥美在廊坊的落地、发展是我市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赋能当地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最大限度发挥区位优势,牢牢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坚持以“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全面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引导京津产业有序承接、精准承接,力促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持续增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功能。

让京津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政策引领和财政支持是关键。对此,我市进行“全区域、全产业、全要素”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30多项涉及20个方面的200余条政策,支持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增强了我市对京津科技资源的吸引力。2015年以来,我市财政安排资金6.1亿元,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平台、协同创新基地等200多家。同时,今年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共计1140万元,优先支持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达产。

牢牢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我市集中打造和精心培育了一批规范高效、富有特色的重点承接平台。香河机器人小镇作为我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之一,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发展区域优势,就近承接高端产业外溢,为入驻企业量身打造各种服务,确保企业转得来、留得下、稳得住。截至4月底,已吸引14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落户,其中80%的企业来自北京、天津。

加快构建“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新格局,我市努力打造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孵化产业链,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6家。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建立以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清华大学(固安)中试孵化基地等为代表的27家协同创新基地,基地内注册企业800余家,累计引进科技成果和企业近千项(家),其中来自京津的企业和成果占一半以上。为加速成果转化,我市深化科技金融合作,为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壮大财政投资基金规模,资金规模1.3亿元的“廊坊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投入运营,正式签订3个股权投资项目,资金总额2094万元;使用2000万元科技金融专项资金设立“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并放大倍数撬动银行资本投向科技型企业,两年来合作银行发放科技企业贷款总额达到1.2亿元;加大科技企业融资支持力度,2019年市、县两级共组织银企对接活动102次,融资对接项目198个,意向融资额达275亿元。

同时,积极畅通京津技术成果到廊坊转化通道,采取政府主办、企业自办、域外引进、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多层次多种类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50多家,建成可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咨询服务、技术转移等22项全方位、一站式、高效率服务的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与中国技术交易所、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北方技术市场等京津冀多家单位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畅通了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

今年,聚焦“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我市继续加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持续激发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在知识产权、成果应用、科研投入等方面实现大幅跃升,确保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0家,努力把京津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廊坊的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上一篇:河北发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债券
下一篇:【两会特别关注】河北: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再发力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