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将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作为生产生活单元,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左: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中下:“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 右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将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
本报记者 陈雪柠
作为新时代的大国首都,如何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如何完成治理“大城市病”的艰巨任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下,又将如何在更广阔的空间谋划未来?面对这些重大问题,北京又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1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共11条,是未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总纲领、总指南,城市副中心控规文本共七章72条,是将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以规划为蓝图,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示范。
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在规划中,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用三个示范区生动概括: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规划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建设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紧紧围绕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规划提出要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这里将建设市级行政中心,构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主副分明、运行高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这里将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引导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业总部入驻;这里将建设文化和旅游新窗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里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与亦庄融合发展,与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导功能互为支撑和依托。
打造“一带、一轴、多组团”空间结构
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通州自古为京畿咽喉重镇,未来将形成长安街东延长线规整有序、端正大气的畿辅门户形象。
以“一带、一轴”作为城市基本骨架,城市副中心将构建水绿空间格局,将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作为生产生活单元,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在规划蓝图中,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城市副中心将建设大尺度生态绿化,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让居民抬眼见绿荫、侧耳闻鸟鸣。同时营造自然宜人的滨水环境,让滨水空间回归居民生活。
“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将得到充分展现。在“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下,蜿蜒而过的大运河,通州古城、路县故城、张家湾古镇三座古城,以及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将与现代城市文明相映成辉,蔚然成景。
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这看似简单的16个字中描绘着城市副中心未来的城市风貌。
减量发展治理“大城市病”
蓝天难现、繁星无影、拥堵难行,“大城市病”不仅降低了市民的幸福感,也影响了首都功能的优化提升。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初衷,就是解决“大城市病”问题,进而让中心城区也变得更加宜居。
要治病,首先要减量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城市副中心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用地、建设规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以舒适宜居为标准,城市副中心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同时,城市副中心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约9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地区,为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预留空间。
城市副中心将按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次序分配街道空间,实现道路红线内人行道、自行车道和绿色空间比重大于50%。到2035年,新建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真正实现小街区、密路网。
规划把居民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将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达到2992平方米,城市副中心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力争达到7.7张。
规划提出,同步推进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老城区复兴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
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带动作用,既意味着与拓展区共同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
未来,通州区将形成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通州部分)—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体系。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野下“一盘棋”谋划,城市副中心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城市副中心将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承担中试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制造、配套服务等外溢功能,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适宜产业向廊坊北三县地区转移,促进本地就业,实现职住均衡发展。
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与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多元共治,将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得更美好。
解读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十大关键词
本报记者 陈雪柠
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标志着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批复对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建设提出了系列要求,记者带您详解批复中的十个关键词。
一、新时代的精品城市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强调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
对此,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解读,就是要通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努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
精心规划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突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严谨细致做好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精致建设方面,更加注重滨水、街道、绿化等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化建设,提升建筑品质,建设新时代的精品力作,让城市经得起品味、耐得住细看。
精细管理方面,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化管理城市,尽快形成与城市副中心功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体系。建立以家园为单元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实现街道办事处管理与家园规划建设的融合。
精准服务方面,结合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因地制宜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的关系,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同时更好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发挥城市副中心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加强中心城区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更好地做好“四个服务”,有效改善中心城区尤其是核心区的城市环境,为治理“大城市病”创造条件。
三、三个示范区和六个城市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明确要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使城市副中心成为首都一个新地标。
其中,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是指城市副中心未来要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和谐文明的美丽家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是指城市副中心未来要形成功能联动、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是指城市副中心未来要实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携手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四、一带一轴多组团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指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的蓝绿交织、凸显公共空间魅力的生态文明带,总长度约23公里。一轴指依托六环路建设的功能融合活力地区,是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总长度约14公里,现状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六环公园。
多组团则是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的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通过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加强对各组团之间的均衡配置。
五、北京新的两翼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
规划提出要处理好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差异化发展的关系,避免同构化,与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延伸,实现一核两翼共同促进首都功能优化提升。
六、一河三城、一道多点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要深化“一河三城、一道多点”整体保护格局,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
通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是传承燕山南麓大道的陆路之通,留下了路县故城这一重要遗址,又是汇聚大运河文脉的水路之通,沿河筑城、因水而兴,串联通州古城、张家湾古镇,还有“三庙一塔”建筑群等一系列文化遗存。
其中,一河指贯穿城市副中心南北的大运河;三城指路县故城、通州古城和张家湾古镇;一道指东西向燕山南麓大道,这是历史上北京地区沿燕山山前通往辽东地区的一条交通廊道;多点包括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传统村落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规划提出依托特色景观与历史文化遗存划定文化精华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副中心历史文化景观体系,形成全覆盖的运河文化传承体系。
七、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没有城市病,意味着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更良好的职住关系,更优良的生态环境,更坚韧稳固的城市安全体系和更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构建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适度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在重点功能区周边混合配置公寓,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之间轨道一次换乘即可到达。
在公共服务方面,结合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构建“5—15—30”分钟生活圈,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30分钟可享有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服务。
八、老城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要“推进老城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现新老城区深度融合,为老城区复兴注入新活力”。
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不是在白地上建设一座新城,而是在原通州新城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提升。因此,要在老城区做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以舒适宜居为标准,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保持老城区的风貌格局,构建均衡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挖潜老城区存量土地资源,优先补充公共设施短板。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附属设施,增补小微绿地,推进停车位改造和市政设施扩容,打通堵点、理顺脉络,让老城区脱胎换骨。新老城区将实现水网、绿网、路网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空间、功能、社会深度融合。
九、城市副中心质量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努力创造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城市副中心质量”。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这就要求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实现规划决策、管理、执行的标准化。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从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六个方面,构建76项核心指标体系。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土地资源整理、产业发展政策、投融资体制机制、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率先进行探索。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评估体系,建立实时监测、定期报告的统计体系和常态化体检评估机制。
十、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主要体现在以生态空间作为城市基底,塑造疏密有致的城市整体空间秩序。
加强城市设计,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塑造城市地域特色,实现城市格局协调有序,体现京华风范;环境景观蓝绿交织、水光映城,凸显运河风韵;文化艺术传承历史、精致宜人,展现人文风采;建筑风貌与古为新、多元包容,展示时代风尚。
专家点评
副中心这篇文章做得很好
“北京的中心城之外有一个副中心挺好,文章做得很好,要把北京长安街以东做好。”在城市副中心控规公布之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吴唯佳教授对规划的总体情况和特色内容作出阐释与评价。他们表示,城市副中心控规的文章做得很好,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功能提升的要求,也契合了通州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
“我到通州去过,北京有一个副中心挺好,我跟你们是同样的心情。”吴良镛建议,要充分挖掘北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原来的基础,把运河这条生态文明带规划好、保护好、利用好。
城市副中心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北京城在选址的时候,通州正好是在长安街的延长线上,向东再延伸就到了河北秦皇岛的碣石,这是重要的轴线,通州北三县协同发展之后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北京和冀东地区的合作发展。”吴唯佳说,如何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更好地协作、融合,温榆河、潮白河等水系是重要的通道,两侧的大尺度绿洲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如果能把这些水系治理好,无论是对北京的发展还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做的是北运河,整个京津冀范围还有文章可做。”
治理城市病要久久为功
“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对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的疏解来带动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示范作用。它的目的就是要缓解中心城区的城市病,同时避免副中心患上新的城市病。”谈到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市规划院院长施卫良提及最多的就是治理城市病。
施卫良介绍,在规划中,“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这一提法,寓意是既要充分认识城市病治理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不能简单期望于毕其功于一役,也要保持攻坚克难的决心,坚持久久为功。
“围绕着副中心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规划,我们在城市的交通、住房、公共设施、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谋划和考虑。”施卫良说,针对交通拥堵,提出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构建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体系,实现未来不依赖小汽车就能便捷出行。
针对职住分离的现状,未来城市副中心要适度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强化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生活需求,提高本地就业率,实现职住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