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工伤保险工作“互认互联互通”

微信图片_20180717213637_副本

      7月17日下午,《京津冀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河北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举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千龙网发

      千龙网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刘美君)《京津冀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7月17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举行。京津冀三地将在工伤认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医疗康复三个方面开展合作。届时,三地可相互委托对事故伤害进行工伤认定的现场调查核实事宜,调查结果互认并转交委托方。同时,三方互认对方签订的工伤医疗康复协议服务机构。

协议明确,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参保人员,受到事故伤害的,可适用于此协议,即所在机构单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搬迁至天津市、河北省境内,其单位注册地、工伤保险参保地仍在北京市的;所在机构单位为京津冀的机构单位到注册地、参保地以外的另外两地所设立办事机构、分厂、生产经营地的;所在机构单位为京津冀的机构单位,本人因工程建设项目,到另外两地承担工程施工任务的。

协议提出,三地将在工伤认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医疗康复三个方面开展合作。三地可相互委托对事故伤害进行工伤认定的现场调查核实事宜,调查结果互认并转交委托方。同时,三方建立相互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工伤职工、用人单位经协商一致,可就近委托经营地地市级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对委托鉴定结论不服的,回参保地申请重新鉴定。鉴定项目以伤残等级鉴定为主。三方互认对方签订的工伤医疗康复协议服务机构。

根据工伤职工的医疗康复需要,在企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的地区,三方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雄安新区各确定1-2家协议机构,适时推进上述京津冀工伤协议机构的异地管理。

今后,京津冀三地还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经办等合作项目,定期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开展案例分析,逐步推进三地工伤保险政策、标准的统一。同时,加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标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三地工伤保险政策。充分发挥各地信息化建设优势,以点带面,逐步推动三地工伤保险工作信息互联、互通,为三地工伤保险合作提供信息保障。 

事实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向纵深推进,特别是雄安新区、曹妃甸协调发展示范区、北京冬奥会等重点地区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京津冀区域内机构和人员流动愈加频繁,用人单位注册、参保地与工作生产地分离的情况日益增加。而《京津冀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旨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高效便民,将进一步推动三地工伤保险合作,充分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微信图片_20180717213642_副本

7月17日下午,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徐仁忠签署《北京、天津、河北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千龙网发

上一篇: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实现互认互通
下一篇: 76项!京冀、津冀合作框架协议重点事项公布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