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四年间:优化空间布局 推动城乡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四年间

  从去年5月开始,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村民蔡景兰成了“麻麻花的山坡”高端民宿4号院“管家”。“每月基本工资1850元,零投诉奖励100元,每接待一拨游客还奖励50元。每月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蔡景兰高兴地说。

  能吃上“旅游饭”,这在以前,蔡景兰想都不敢想。南峪村位于野三坡景区东部、拒马河东岸,风景秀美,生态环境良好。虽然距北京十渡景区仅5公里,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一年到头,没几个北京人来这里。

  转机出现在2014年。这一年,京昆高速北京段与涞水段同日竣工通车,打通了交通瓶颈,南峪村作为旅游扶贫重点村,被纳入了整个野三坡景区的旅游布局。建设农业观光园,美化、亮化村庄,改造闲置民居发展民宿……南峪村从野三坡旅游的“看客”,变成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来村里参观旅游的京津游客络绎不绝。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四年来,我省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河北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定位,突出新型和统筹两大主题,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瞄准问题补短板,全省城镇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乡发展日趋协调。

  统筹城乡填落差,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农村是块短板。我省以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等为主战场,坚持旅游业发展与促进扶贫脱贫紧密结合,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2017年,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3%。

  去年,我省扎实推进1.3万个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开工9.3万户,同时,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支持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建设环首都卫星城,确保功能疏解过来接得住、接得好。

  为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集聚,我省提出,把固安、永清、涿州等一批县城(县级市市区)建设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品位一流、服务首都的功能性小城市,打造环首都卫星城,形成对京津都市的反磁力。

  近年来,我省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关键举措,大力实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着力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质,一个个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呼之欲出。

  同时,按照产业集群型、商贸物流型、旅游服务型、现代农业型四种类型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卢龙县石门镇、隆尧县莲子镇镇、高阳县庞口镇和武强县周窝镇等4个特色小城镇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小城镇。一座座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小城镇迅速崛起。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与京津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作为“火车头”的省会石家庄,新增藁城、鹿泉、栾城三个区,进一步拉开了城市框架,努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

  保定设立徐水区、清苑区、满城区后,市区人口由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中心城市承载力得以增强……

  近年来,我省先后有6个市完成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做大设区市城市规模,优化城区发展空间,使河北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

  廊坊把“大智移云”确立为首位产业,构筑起与京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承德增强服务首都生态功能特色,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双赢之路……我省城市经济逐步向高端、智能、低碳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8.4%,城市经济动能不断增强。

  截至2017年,全省形成6个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6个5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120个小城市和851个镇的城镇体系结构,大中小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能力逐渐提升。

上一篇:广阳区致力打造京津冀“双创”新高地
下一篇:协同发展惠民生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