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北京廊坊推进医疗合作项目

从“虹吸”到“共赢”

——北京与河北廊坊积极推进医疗合作项目

    近日,“武维屏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学习班”在河北廊坊市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举行。北京的医生定期来廊坊坐诊,廊坊市的医生跟诊学习,已经形成一种常态。

  日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廊坊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中医药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启动了“健康京畿·中医药先行8·10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推动京廊两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的全方位发展。

  这只是京廊在重点医疗项目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对接的成果之一。河北廊坊地处京津之间,由于建市时间短,医疗卫生底子薄、基础差,百姓常赴京津就医,“虹吸”现象明显。近年来,廊坊市从规划层面对接,到成熟领域合作,再到网上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对接服务平台,有效承接京津医疗资源转移,让廊坊老百姓看病不必再奔北京。

  规划先行,打好承接优质医疗资源基础

  近年来,廊坊市强力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互惠双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

  截至目前,廊坊市所有三级医院均与京津医院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与北京部分市属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20余家与京津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县级二级医院与京津知名医院达成了专科共建意向。

  早在2013年,廊坊市卫生计生委就聘请专业团队,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廊坊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7年,廊坊市卫生计生委又对“两个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从城市规划布局和卫生资源配置的层面,保证对接的合理性、有效性。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廊坊、北京签署多个协议,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医疗卫生合作,实现互赢互利。今年1月4日,京津冀“六区市”在廊坊共同签署了《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廊坊市将在人才培养、业务交流、应急联动、卫生监督信息化和科技研发等方面与京津两市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找准突破口,从单线对接到深度合作

  “特别高兴这件事,真是去了一块我们的心病。有病及时看,还能及时报销,真是件大好事。”2017年年初,三河燕达医院与北京市医保中心签署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破冰,北京退休职工姜忠涛成为京冀医保实现即时结算的首位受益者。

  三河燕达医院与北京市医保中心签署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标志着京津冀三地医疗合作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目前,河北燕达医院异地医保就诊患者占到总门诊量的近50%,其中北京医保占总门诊量的9%,医保服务窗口平均每日为200余位持有北京社保卡的患者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服务。

  三河燕达医院是京津冀地区第一家试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院。此外,该院还分别与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开展神经、儿科、中医领域的专科共建合作。

  廊坊、北京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一就医便利,得益于廊坊市与北京医疗合作项目上的深化。自2016年9月成为国家级分级诊疗试点城市以来,廊坊市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在促进京津优质医疗资源疏解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两方面下功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

  目前,廊坊市人民医院、中石油中心医院以脑卒中为主线与北京天坛医院、潞河医院、宣武医院对接合作,廊坊市中医院以中医诊疗和血液病为主线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对接,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以儿科疾病为主线与首都儿研所和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合作共建。

  推进智慧卫生建设,缩短“15分钟急救圈”

  廊坊市与京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协同合作在积极推进,涉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应急保障、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廊坊还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投资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开创“政府主导、规划管控、服务集成、开放兼容”的廊坊模式。目前,廊坊市卫生计生委已经与通州区卫生计生委达成共识,正在进行信息标准、数据共享、远程医疗、数据传输与安全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共同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区域临床检验互联互通相关信息标准规范研究”项目。北京卫计委将支持京廊网络会诊及诊断中心联网,支持廊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与北京网络会诊及诊断中心联网,指导对病人的诊疗。

  此外,廊坊市还构建了以廊坊市急救中心为龙头、网络医院为支柱、急救站点为补充的“15分钟急救圈”。京廊积极推进的医疗合作项目,将进一步缩短15分钟急救圈,更好地服务于环京地区的人民群众。

  “通过上述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既可以让廊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北京医院同城待遇,又可以承接京津医疗资源‘外溢’,疏解京津就医压力,真正实现从‘虹吸’到‘共赢’。”廊坊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庆华说,“未来,我们将认真贯彻十九大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总要求,落实‘1+4+N’健康项目包和京津冀医疗卫生既定合作项目,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上一篇:2017年冀吸纳京津技术交易额164亿
下一篇: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次开通至河北燕郊、大厂常规高峰公交线路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