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征求公众意见
2030年京津冀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记者28日从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获悉,指导北京发展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编制日前完成,开始征求公众意见。这份草案由6个部分组成,紧扣城市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4个中心环节,紧紧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着力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据介绍,这份草案的6个部分包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科学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大城市病”以及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草案描绘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迈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规划蓝图。
记者了解到,草案提出了北京至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其中,草案提出,至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治理“大城市病”取得显著成效,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在城市规模方面,草案提出,2020年,人口规模在2300万人;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至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至2760平方公里左右。
草案提出,城市空间结构打造“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主”指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两轴”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指门头沟、房山、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0个周边城区。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草案提出四个空间层次范围,即旧城、中心城区、市域和区域;两大重点区域,即旧城和三山五园;三条文化带,即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
依据相关法规,为充分征询和吸纳公众意见,这份草案将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一层展厅进行公告。从3月29日至4月27日(每周一闭馆),市民可通过网络预约参观“迈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草案公告展。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参观之后,市民可以就草案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一位市民都可以通过公告现场留言、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官网网上建言、电子邮件或信件提出意见4种方式参与其中。
据了解,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下一步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描绘的是一个城市整体性、框架性、长远性的蓝图,是具有战略性的,而详细规划是具体的、细节性的安排,城市总体规划不涉及具体项目的安排。据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孔祥鑫、罗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