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超级工程”打造新的世界级城市群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昨天(3日)的“两会部长通道”上,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就北京新机场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冯正霖:“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不仅是对于提升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功能,更重要的它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国家航空枢纽的构成,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为老百姓的出行创造更好的条件。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主要是要构建以北京新老机场为主轴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同时要把京津冀机场群中的天津、河北石家庄机场进行功能优化,就是在机场群中要实行差异化运营。”

北京新机场建设被称为“世纪工程”,而涉及21.6万平方公里土地、惠及1.3亿人口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说是一项“超级工程”。“超级工程”释放出“超级红利”,“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将要打造继长三角之后,中国新的世界级城市群。

来自政府的声音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说,未来只需一小时,跑遍京津冀。

刘小明:“我们着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一批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码头、航道、机场等建设项目顺利的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之中。区域运输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新开通了一批跨省市的公交线路和客运的公交化改造,推进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和区域机场空铁、空公联程运输,实现了京津两个直辖市加河北的11个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一卡通”互联互通。”

来自代表委员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蔡奇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抓住一个“牛鼻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蔡奇:“必须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今年,我们集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正在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有望年底四大市级机关和相关市属行政部门率先启动搬迁。”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王东峰说,要做好承接北京的工作。

王东峰:“作为天津,第一个就是要承接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要向北京靠拢,为京冀服务,就是为北京和河北服务,那么除了在产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等方面承接,包括农业的功能,在承接北京疏解功能的同时,那么要在体制机制、政策、人才、要素和公共服务功能等方面真正一体化发展,实现体制机制的新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长张庆伟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

张庆伟:“我们必须要错位发展,过去的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损害很大,就是你搞我也搞,你抢我也抢。这种同质化的竞争对这个地区带来了无序,而且谁都搞不好。”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荣建勋说,功能疏解的“减法”,换来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加法”、科技创新的“乘法”。

荣建勋:“京津冀融合,一个是资源的整合,北京的科技资源、天津的现代加工制造的资源,河北的资源,资源整合至为关键。整合的好,发展的就快,京津冀协同成效就大。比如说人才,我看做的不错,三地共享共用啊、无缝连接啊,非常好。”

来自企业家的声音

京津冀,一盘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我们打造汽车产业链,从零部件、汽车制造、物流、二手车到整车拆解等等,包括出口,必将进一步促动或者叫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上一个更快、更高的水平。”

协同发展,盘活棋局。全国政协委员、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如果咱们按照国家大政方针,把京津冀一体化形成一个大的经济中心,一个拉动,比如说北京拉动、带动一片,人流、物流、经济流,都好了。”

来自专家的声音

南开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云泽:“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作用,更好地打通京津冀和全国之间的这个联系。”

区域经济添动力,人们生活也更便利。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琴:

郭淑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我们河北省有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从医疗方面,京津冀一体化以后,我们各个医疗卫生单位都纷纷地和北京、天津一些大的医院进行对接,有的是托管,有的是挂牌技术支持,还有的是人员集中培养、进修,请专家来讲学、查房、手术,从整个的医疗水平上,普遍有了一个很好的提高。”

来自百姓的声音

“京津冀协同发展”7个字,激荡起21.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动能,澎湃着1.3亿人的希望。超级工程释放超级红利。

王志良、金开云:“跟北京一样,刷卡,划卡90%就医保直接结算了,那太高兴了!太方便了,前几年的考虑都想象不到的,说老实话,退休前哪想到了?”

刘洋:“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希望将来能够持一张京津冀互通卡,这样就可以坐遍京津冀公交线和地铁线,最好能够在签约的旅游景点内刷卡消费,这样就能想去哪就去哪,随便刷。”

孙国富:“过去,农村的孩子上北京或者承德市里念书去,不可能的事,花费也高。学校建的挺及时,上名校了那可不,都没成想(笑声)。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央广短评:做好“加减乘除”法,1+1+1也能 >3

“京津冀协调发展”实施3年来,三地群众正从这一“超级工程”中不断受益。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京津冀一体化承载着1.3亿人的期望。

然而,这一“超级工程”又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并不能简单地只做加减法,而要系统地做好“加减乘除”。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就在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北京要瘦身提质,先要做减法,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通过迁出和产业转移,腾出空间;天津、河北做加法,做好产业承接,调整结构,强身健体。做乘法,则是要在落实“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理念基础上,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除法,则是革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落后观念进行大扫除。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不再是割裂开的“你我他”,而是要拧成一股绳。“三人成众”,成为一个经济有机体,才能真正地实现1+1+1大于3。

上一篇:创新协同机制 推进生态共建
下一篇:我市着力打造环京津绿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